武侠作品渴望成为经典 新武侠揭起盖头来

在金庸、古龙等大侠逐渐淡出江湖之后,大陆开始打造自己的新武侠传人。近日,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了一套“中国新武侠典藏书系”,将一些卓有名声的新武侠小说作家作品汇编成集,并以“武侠在仁道,天地有公心”为序列,预期推出10本,旨在反映大陆新武侠创作的最高水准。

武侠小说评论家坐镇

“中国新武侠典藏书系”第一批推出的是《小椴作品》、《步非烟作品》、《小非作品》、《杨叛作品》四本。象征博大壮阔的“武”归属小椴、象征自由不拘的“侠”归于步非烟、象征存在主义的“在”归于小非,象征平民关怀的“仁”归于杨叛。

从图书市场上动辄青春气息浓郁的武侠小说装帧来看,长江社很刻意规避了这一点。他们并没有采用卡通动漫的常规做法,而是以黑色为底,突出白字与红印。整个封面稳重而不乏亮色,灵性十足。

“我们要做经典,不是做流行。要让装帧配得上内容。这不是简单的一季两季的图书。是我们看到新武侠发展已经到达了一个程度,已经有这么一批作品接近或者达到了经典的要求,在这样一个氛围内我们才有这样的选择。”主持出版此书的长江社负责人方平如是解释为什么采用这样的装帧设计。

不仅仅是装帧上慎重,这套书系也邀请了德高望重的武侠评论泰斗宁宗一和严家炎出任顾问,而年轻一辈的知名学者王一川、孔庆东、汤哲声等出任编委,更有珠海社罗立群、新华书店刘国辉跨社相助,《今古传奇·武侠版》的两位新武侠方面的权威人物冯知明、向麒钢(凤歌)也应邀出任丛书的主编。

高学历、海归派投身新武侠小说的创作

记者了解到,著名新派武侠宗师温瑞安为该书系题写了名为《把手上一把好剑炼铸成自己就是一把好剑》的序。温瑞安认为,这部“中国新武侠典藏书系”“彻底有力、高瞻远瞩、大气大概地做了足以烛照过去、灿亮未来的武侠大计”,并相信“部分作者肯定可以写出传世巨著,并得到大众的认可”。

“武侠在仁道,天地有公心”,前面四字已经名花有主,后面六字会花落谁家?对于日益壮大的武侠创作群体来说,挑选合适的六人,无疑会让人觉得“乱花迷眼”。

“经典是需要被检验的,也是需要被认可的。”丛书的责任编辑何性松认为,“这套丛书是做经典的,选取的作品也一定是要有这个资格。”至于怎样才获得这个资格,何性松认为读者是最好的检验者:“很多读者是看着这批小说家成长起来的,也有些读者是看着这些小说成长起来的。他们与作者作品感情深厚,他们才是最有发言权的人。”

据悉,因为大陆新武侠的发展,许多作者投身武侠小说的创作。这些作者中很大一部分拥有高学历,既有北大清华的毕业生,也有英美名校的“海归派”。除开整体的高知现象,他们的个人职业却呈现出各种差异,士农工学商几乎无所不包。“兼容并包是一种特色,百花齐放是一种方向。”几乎越来越多的理论家和评论界人士注意到此点,他们认为作者的高知与丰富的经历,都是促使新武侠小说超越旧派武侠小说的因素。

长江文艺出版社将以“武侠在仁道,天地有公心”为序列推出10本新武侠作品 .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