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话一筐:我来为“央视”说句公道话

  最近,有人批评互联网的“恶”正上升为主流,我不知道他有什么科学依据。自从大陆互联网开通,我就经常在网。如果说我感受到最近互联网有什么“恶”的演变的话,那大致就是封贴、屏蔽等限制越来越多了。

  但似乎批评的人不是这样看的。过去,批评互联网的人都能找到下列理由,一是黄色网站的问题,二是所谓谣言问题。这些理由完全不值一驳,因为有人的地方就都有这两个问题。而且肯定比互联网上严重,其它不说,最黄色的操B,就绝对无法在互联网上实现。因此,举证这些作为互联网特有的“恶”是不公正的,估计都是醉瓮之意不在酒。

  最近,批评互联网的人又发现了新论点,就是黑客破坏和诈骗。拿诈骗说事毫无新意,与过去的论点完全没有什么两样,因为诈骗在互联网上成功的案例远低于现实生活中。

  而黑客入侵则是互联网特有的现象了。所谓黑客入侵,也不过是有人没有经你的同意,通过网络进入了你的电脑,能窥见你的隐私和拿走或者破坏你一些文件而已。这与现实生活中的非法侵入和入室盗窃类似。而非法侵入和盗窃在现实生活中可是屡见不鲜的哦。

  因此,所谓“互联网的恶”,也不过是现实的恶在网络上的反映而已。有个对联是怎么说的来着?对了,“水中月乃天上月,眼里人即面前人。”因此,看问题,要能分清什么是假象,什么是真相。

  今天,看到的批评又有了创新,据说是什么“网络暴力”,我想,所谓暴力,应该要通过物理接触才能实现吧,而互联网是没有这个功能的。

  现在有个新名词,叫什么“语言暴力”。胡哥总担心国人无法创新,我看是有点杞人忧天了。这不,我才写几行字,就发现了这么多创新成果了。打住,回来说“语言暴力”问题。“语言暴力”无非是指声音大一点,文字粗一点吧,不是真正的暴力。套句学术名词,就是无法对别人造成“生理上的物理伤害”,有点拗口吧,这就是学术名词的好处,不然怎么显我学问高呢?

  现实生活中却是有大量的真暴力哦,且每天都在发生,甚至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不但发生了“生理上的物理伤害”,还发生了“心理上的精神伤害。”这些,还都是轻的。重的是有人被暴力致死了。今年,好象就是今年,不是什么地方向平民开枪了吗?好象是死了不少人哦。那些专注与互联网的批评家,似乎都没有对现实的暴力提出过批评哦?哎!在中国做人,都是这样的,你得学问“选择性遗忘。”也得学会“选择性批评”。今天没有喝酒啊,怎么总管不住自己?一不小心学术名词就直往外冒。

  说到粗话,就你现在拿个录音机,到大街上去溜一圈回来,估计都能收集到不少粗话,什么“鸟”啊,“操”啊,这类“地骂”都会百花齐放,而高度一致的国骂也绝不会少。因此,粗口也不是人民大众不能接受的。

  哦,差点又忘了,题目是要为央视说句公道话。说到谣言,很多人都说央视是谣言散播机。代表性的人物就是“1.5”网友和“老怪”网友,他们好象同央视有仇似的,天天盯着央视看,央视一有错,他们就抓住不放,就象那些抓互联网的批评家一样。

  我一直不赞成他们的做法,并写了个帖子《一定要天天看“新闻联播”》,以表明我的态度并声援央视。其实,没事说点小谎,也是很可爱的。那不,还珠格格就靠这风靡了全中国啊。 

  我并不是偏袒央视,因为我没有偏袒它的理由啊。我又没有央视股权,也不在央视任职,我甚至都不看央视,我怎么可能偏袒它呢?

  事实如此,如果按说谎来排名,央视确实是小字辈儿。这里,我们有必要引进一点专业的评价方法,大家该知道一个新名词“信用记录”吧?这其实就是比较说谎能力的。信用记录的好坏与说谎能力成反比。也就是说你说谎多,你的信用记录就差。

  怎么评价信用记录呢,就是翻看一个人、一个单位的全部说谎历史记录,统计说谎次数以及欺骗了多少人。这样一看大家就明白了,虽然现在听到央视谎言的人较多,但受它欺骗的并不多。而央视自身的历史并不长,所以,其说谎的历史也不可能有多长。特别是在全中国都疯狂地迷信谎言的那个年代,央视几乎都无法见到啊,央视也不能不顾客观事实,硬要去抢“几报几刊”老大哥们的功劳和荣誉啊。

  何况,央视还有一些讲真话的良好记录啊,忘了薛飞杜宪了吧?虽然短暂,但现在不都流行什么“瞬间即永恒”吗?

  因此,说央视的诚信记录最差是完全没有道理的,这都是“1.5”那个二百五造的谣言。

  因此,我一定要出来为央视说句公道话:

  “央视的诚信记录虽然不如互联网,但绝不是最差的!绝不是!”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