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我住的县级小城泊头市不远处的盐山县,发生了审计员陪酒殒命事
件,让人感到很难过,但又很无奈。记以过来的见闻,算是作个诠释
吧!
盐山县是个穷县,至少是省级贫困先,与泊头同属沧州市管辖。在体
制内工作时,短不了到外县(市)联查、交流经验什么的。而到盐山
去交流经验,只有一次,那是1992年的社教运动(又称教清整)时,
奉命去盐山开会。当时正值学术上升时期,也乐意去──打上一包书
在宾馆里得空研究,岂不为妙!当时通知上还有个规定,不允许各参
会单位开车送人直到目的地盐山县,必须送到沧州集合后再走。就那
么“左”,规定也那么邪星!我一贯不听话,干脆借了朋友闲着不用
的北京吉普,自行开车去了。捱着会议,再胡乱汇报一通,扎在宾馆
里不出来了。中午,接待单位草草弄了四菜一汤,没让喝酒。晚上
呢,就放开喝了。开席之时,仍是四菜一汤。不过,每一个菜都是一
个特大的拼盘,拼盘里又有四个扇形分块小盘,于是,这四菜就成了
4的平方,等于16菜了。地主为尽热情,只是螃蟹一菜就有:炸蟹
块、蟹黄炒蛋、似乎还有单另的一小扇盘蟹脚什么的,另一扇盘就是
蟹肉蒸饺之类。年月已远,记不太清。但这四四一十六的“创举”却
着令人惊叹──当地人还谦虚,说是从北京学来的。见此情状,我已
没什么可忧之处,也算悟到了道理。滴酒未喝,借故离开,开着“私
车”返回泊头──查一份英语文献。
这一路上,我那个开心,方知“正直是傻B”──此话不假!所以,
以大后读吴思先生的《潜规则》时,有如亲历。更象丘吉尔要发表演
讲之前遇到的司机:老丘欲急赴电台,赶演讲,求出租车司机,司机
说“不去,等听丘吉尔的演讲呢!”;老丘灵机一动,说愿多出一镑
的小费,司机说:“好!去他妈的丘吉尔,不听了!”
“去他妈的规定,有什么用!”这几乎是90%多的中国人的心态。去
他妈的,审计工作“八不准”,去他妈的,四菜一汤;去他妈的,男
教师不许调戏女学生;去他妈的,不准任人唯亲;去他妈的,还有笑
话……
什么“制度上墙”、“明文规定”、某条禁令、若干不准,凡此等等
的东西背后,所有的神祗再无尊严。
那时常因公务及私事去饭店喝酒,无论公私宴席,酒桌上怎么也得有
个“倒酒的小姐”。有一次拿到稿费汇款单没来得及支取(正值“禁
止公务人员中午喝酒”时期),就被某局的一位同学拉进酒场。小姐
见我是个“文人”,颇有开涮的意思,一连串出了好几个谜语。记得
最难猜的是“认针”即用软线穿针孔的谜语。由于谜面太鄙俗,就免
污染别人的眼球了。最后一道考题的谜面是:“妇女卫生巾。”
我实在猜不出来,小姐说:“这么简单都不会,还笔杆子呢!‘党中
央’呗!卫生巾不放在裆里又放哪里?两腿中间不正是中央位置
吗?”哇塞!卫生巾居然成了党中央的代名词。
小姐借兴发挥,又说:“正赶上例假呢?”
在场的一位老兄说:“那叫‘血染的风采’,下面我就给大家唱一首
《血染的风采》!”──此歌乃大陆歌星董文华成名作。
令人惭愧,后来写文章形成的“反革命”,实在不如陪酒小姐的“党
中央”、“血染的风采”更反动!!
审计人员也不是不食人间香火的,喝酒,喝大酒,几乎不可避免。我
的一位师兄(中专校友),在某单位任审计科长约有十年,几乎是十
酒八醉,每醉必骂。因为他发现的“不合规定”的事情太多了,又碍
于情面,不好说,因此,只有借酒撒疯。他知道的“事儿”太多,威
胁到了太多的人。一不高兴,就拿“我给你捅出来”吓唬人。你吓唬
人,就没了实惠。与他同年资历的同事同学有的住上了独院二层楼,
有的当上了好官,而他还住在不满60平米的小房子中,原本上级打算
任命的总稽核职务也泡了汤──本单位绝对不用他,说不准哪天他一
生气,给你把材料送北京了──领导吗,总要防患于未然。
有一次,他真唬住了一位被审计的领导,人家说:“你有什么要求,
说吧!”他带着酒劲说:“我呀,想去南京去玩!”
假戏演成真事儿,被审计单位果然连夜派车奔南京而去。
至于媒体上报道的盐山事件的“自费旅游(去扬州)”,打死我也不
相信:其一者,在人情为重的生活环境中,同事猝死,总会有一部分
人放弃旅行,去死者家里捧人场;其二者,除非死者的人际关系“比
秦桧还差”──不是说“秦桧还有仨相好的”吗?但死者喝酒如此实
在(死前的夜里还发生了宿醉),不会成“秦桧之状”。
当一切振振有辞的辩解成为“幼儿园的故事”时,聪明的辩术也就变
成了更不要脸的行为。当一切细节矛盾丛丛时,“规定”也就成透明
的遮羞布──有没有,一个样!
如果那些当事的头头们还有一点人心眼的话,就该给猝死的小伙子一
个因公殉职的待遇,因为所有在公家上过班的人都知道──喝酒是工
作的组成部分──这样一个实际定理。对于我那个年代的人,还有些
许喝酒的自律条款,如:“听老婆的话,跟党走;多吃菜,少喝酒;
多吃菜,不为坏,够不着,站起来!”
有斯言也,说明我们那时酒风不正,现在好了,酒风正了,要了人
命!那时人们最担心的是,喝多了,影响性生活,有社教时谚曰:
“村里来了社教队,一天一瓶古燧醉;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喝得
村里没经费,喝得两口子背靠背;老婆告到纪检委;书记一听张开了
嘴,来了客人喝也不对!”──其中“一天一瓶”是简化表达,应为
“一人一天一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