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何不更名为真理部?

记得年初大概是二月份吧,有媒体报道“文化部棒喝DIY攒机,品牌电脑奋战网吧市场”。报道里,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网吧产业提升计划办公室主任李伟,谈参观清华同方生产线时的感受,“产品每经过一道程序,都会经过严格的检验。防火、防电、防尘、防盗等功能都在生产线上得到了检验。”

我至今搞不明白,电脑的防盗功能是如何起作用的,可惜李主任没说,有知道的网友请不吝赐教。当时更大疑问是,网吧使用什么电脑完全是自己的事,如果硬件太差,在市场竞争中自然会被淘汰,你一个政府部门管那么多干什么?再说,文化部有权管吗?难怪当时有网友说,卫生部应该参照文化部的做法,指定国人使用马桶的品牌。

日前,据《新京报》报道,文化部又将建立统一KTV曲库系统,防止不健康歌曲进入。是呀,我们都知道健康很重要。如果说食品卫生有一个明确标准,可以借助仪器对食品进行界定;那么,对属于社科类的产品,却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很多情况下见仁见智,不存在某部文学作品就是世界第一名这种说法。

举个例子,文化部推荐的某些歌曲在他们看来是健康歌曲,但在我看来却是不健康的歌曲。比如大量的宣传个人崇拜歌曲,在我看来是不健康的,是封建流毒的遗种。那首“我还想再活500年”赤裸裸毫不掩饰对封建帝王的歌颂与崇拜,就如同一个个耳光打在文化部的脸上。什么“打江山坐江山”公然宣扬专制独裁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唱反调的歌曲,大行其道,甚至在国家级电视台上反复播放,从不见文化部有什么动静。

因此,对文化部的智商怎么低估都不过份。

文化部不要不服气。就在20多年前,港台歌曲还是作为“靡靡之音”成为打击的对象,很是没收了不少录音机和卡带。除了港台的音像制品外,对看不顺眼的发型、着装同样严厉打击,一些人守在街头,对看不顺眼的“不健康”的裤子一剪刀下来。你看,这帮人为了他人的健康,居然不惜公然违法损毁他人的财物,并从人格上污辱合法公民。

长期以来,我分辨好坏往往不需要动脑,只要他们认定不健康的,我就知道那肯定是健康的,甚至是优秀的。

文化部还于2006年7月18日,发布《关于严厉打击违法进口音像制品的通知》(文市函〔2006〕1355号),该通知说擅自进口境外音像制品的违法行为“危及国家文化安全”,必须严厉禁止,坚决查处。这个新发明的“国家文化安全”十分荒唐。什么是“文化安全”?难道外国的文化进入中国,中国的文化就会自动消失么?文化部不是一直自称推广中国文化么,只要你自己不破坏不禁止中国文化的传播,没有任何人任何组织能够消灭中国文化,怎么连这点自信心都没有呢?

文化部就如同被迫害狂精神病患者,疑神疑鬼,仿佛全世界都想着如何消灭中国文化,仿佛只有在他们的控制下,文化交流才是“健康”的,民间的行为则是危险的可怕的。本应通过各种方式推进文化传播交流的文化部,却变身为“真理部”,只有他才具备识别好坏的能力。

既然要控制不健康歌曲进入歌厅,那么就肯定要有人对歌曲进行鉴定。而文化部又有什么资格对文艺作品进行鉴定呢?

论学历,你就是博士,还有名牌大学的博士呢。论实际能力,文化部除了拿棒子打人,有写过几首好歌、几部小说?文化部不就是各种会写点规定通知嘛,那算文化么?

所以,别看文化部顶着“文化”的牌子,却未必有多少文化,更不具备真理的垄断权。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