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上帝最近的人
《世界文学》,2006年第4期,9.60元。
迄今为止,美国作家玛·鲁滨逊只出版了四部书,时隔二十三年,她发表第二部小说《吉利德》,该小说获得2005年普利策奖。什么人离上帝最近?牧师,或能预期死亡即将到来的人,他们看世间事最通透,对彼岸事最虔诚。《吉利德》借行将老去的艾姆斯牧师之口,以宗教之视角讲述艾姆斯家族及其身处历史的百年事,于瞬间见永恒。
消失的东方微笑
《上海文学》,2006年8月号,7.00元。
“小沙弥陶陶从麦积山来”,宗璞的短篇小说《小沙弥陶陶》以童话般的方式传递了人世间的美与善。雕塑家在市集与小沙弥不期而遇,小沙弥陶陶随之来到了河边的这户人家:一个母亲,两个女儿。不久,姐姐突然失明,早夭,未几,妹妹也失明,陶陶借助于云,日夜兼程,找到两片秋天的绿叶,使妹妹重见光明,而他自己的身子却融化在河水里。
世上本无桃花村
《青年作家》,2006年第8期,7.00元。
有的故事,开头就是结尾,结尾就是开头。麦家的短篇小说《寻找先生》就讲述了这样的故事,寻找先生,也就是寻找梦想、红帆船、桃花村,这个叫其的他,由梦想开始他的寻找,其在寻找过程中,发现了似曾相识的村庄、古树,发现了真实与幻影,发现了害怕,这种害怕远胜于对死亡的害怕。“一切都快结束了,一切都该结束了”,这真像一个寓言。
侦探小说考验智慧
《译林》,2006年第4期,12.80元。
这一期《译林》是俄罗斯文学专号。《巴黎惊魂》是达里娃·东佐娃创作的长篇侦探小说,情节曲折,就构思而言,无非是谋财害命的桥段,但于侦探小说而言,把谜底捂的时间越长,杀人凶犯越出人意料就越成功,《巴黎惊魂》大抵属于这类小说。中国的侦探小说意在夸大人心的阴险阴暗与杀戮的惨烈,域外人士更愿意借侦探小说考验智慧,而不愿借此检验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