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民:中国大学能否抵御腐败

最近丘成桐教授批评北大在引进海外人才上造假,在学术界引起很大震动,不仅北大高调反击,而且一些海外学者也质疑丘教授的批评。由于无法看到数据,因而也没有资格评论谁对谁错。但是至少丘教授直来直去,指名道姓。而北大的响应,如「不负责……歪曲事实,严重侵害了广大海归学者和北京大学的声誉」等等,很像文革中的大批判语言,不必讨论。倒是一些学者对丘教授的批评质疑,有必要说几句。有几位教授用真名对丘教授批评,直来直去,有可信度。但还有些人不愿露真名,而对丘教授作详细的批评,其中更有自称「美国某著名高校终身教授」、「丘成桐教授多年的朋友」,但却不具名。丘教授又不是黑手党,然而这些人连名字都不敢露,不知怕什么?只能说这种批评不负责任,没有可信度。

北大是我的母校,没有人会希望母校的质量和声望越来越低。作为北大的毕业生,我以北大自豪。看到有人批评北大学术腐败,当然希望不是真的。但这也仅仅是个愿望。中国老百姓和媒体对学术腐败的批评很多,我自己在大学教书,又是研究商业环境的(包括研究腐败),所以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学术腐败问题比较关心,现在把我的一些想法与读者分享。

中国教育界腐败吗?

虽然对于中国教育腐败的报道很多,但数据十分缺乏。因为腐败是非法的,所以腐败行为都是秘密进行的,很难得到统计数据。我在这里只能找一些凤毛麟角的资料来评论。

大学中的腐败,最常见的就是教职员打着大学的牌子赚钱。我在前几年和北大的教师有所接触,听到的几乎都是到全国各地「办班儿」。不管办什么类型的「班儿」,只要有「北大」二字,就有人缴钱来上。

上网用「北大培训班」字符串在百度搜索,找到相关网页约六三六○○○篇,关键词五十条。下面是一些搜寻出来的关键词:

北大青鸟培训班 北大总裁班 北大红学班 北大研修班 北大元培实验班 北大青鸟启蒙班 北大附中元培班 北大附中实验班 北大金融班 北大营销班 北大房地产班 北大韩国留学预科班 北大西学班 北大培训 北大青鸟培训 北大青鸟软件培训 北大英语培训 北大青鸟计算器培训 大连北大青鸟培训 深圳北大青鸟培训 北大培训网 北大光华 培训 北大青鸟 accp培训 北大青鸟南京培训 北大日语培训 北大附中培训中心 武汉北大青鸟培训 北大定向就业培训 北大园丁计算机培训 北大市场营销培训 沈阳北大青鸟培训 北大青鸟上海培训

这是个简单搜索,六三六○○○网页中有许多与北大办班不相关的,五十条中有重复。尽管如此,搜索结果可以左证「北大办班儿多」的假说。我还找到以下一条新闻:

「北京大学七月底招收『在职彩票硕士』,学费十万元,开课一年没有开过一门专业课。八月初,北大『青春写作旅』鸣锣登场,写作班价格不菲,八天收费四千九百元,半天听课费也在一千元。原本计划招收一百名学员,结果只有二十人参加,举办方入不敷出,培训班结束后名利两空,钱没有圈到,『大师』的斯文也扫了地。」( 2006.8.23, www.thefirst.cn

如果北大的许多人把北大招牌当摇钱树,只顾拼命摇,这样下去,不是把北大的牌子砸了吗?是的。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北大的招牌老,全国的考生向往,高质量的生源帮助北大支撑,国家拨钱多。同时全国的多数大学的教授也都卖招牌、搞腐败(或甚于北大)。所以,只要北大能和它们保持同样的腐败(衰落)速率,就可以在中国教育界保持领先地位。

学术腐败的结果之一,就是学术水平提高慢,甚至下降。别的学科我不了解,就我所作的国际商学领域,中国的大学的学术研究还差的远。不久前,国际商业学会所在的密西根州立大学在全世界范围作了一项国际商业学者在国际商学五本顶尖期刊发表论文数量的调查。以在最近十年间在这五本期刊上发表了相当于两篇以上单一著者的论文为线,全世界有八九名学者入围,被称为「高产学者」。其中北美大学的学者占六十名,香港大学的学者五名,台湾大学的学者有一名入榜,中国大学的学者榜上无名。我所在的欧道明大学,是一座普通的州立大学,却有两名现任教授、一名前任教授、一名毕业博士上榜,占全球国际商学「高产学者」近百分之五。所以至少在我的领域里,欧道明这一在中国并不太知名的大学,比中国的大学做得好。当然,中国的大学起步晚。以其资源,进入「高产学者」行列可以做到,但是要能克服以下障碍。

中国学术水平提高慢的原因

中国学术水平提高慢,我想至少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国的缺乏制衡的政治制度,这是腐败的根源。中国社会腐败,有目共睹,国际指针亦有记录,不必再论。我所要提出的是:在这一腐败的大环境下,大学是否可以保持一片净土,不腐败呢?

以我对腐败的研究所知,这是做不到的。一个社会腐败程度高或低,不是社会中个人的道德素质决定的。中国官场比丹麦官场腐败(注:国际指针显示丹麦官场最廉洁),不是中国官员天生就贪婪,而是中国的政治缺乏制衡、司法不独立公正。在这样的制度中,不腐败的官员不仅吃亏(收入少),而且会因妨碍他人腐败,被后者淘汰。同理,社会的腐败必将蔓延进大学,教授只好靠大学资源腐败,所谓「靠山吃山」也。美国高等教育和学术水平执世界之牛耳,重要原因之一是社会道德水平高,大多数学者以道德自律。如匿名审稿制度,如果道德水平底,人人去钻空子,这个制度就会垮掉。

中国大学和学者也认识到提高学术水平,必须在国际一流学刊上发表文章。但是为了达此目的,有可能不择手段。例如有些学校高薪雇佣国际上发表文章的高手(亦称「枪手」),专门帮助这些学校提高发表文章数量。我的一位美国同事,在管理学的一个一流学刊当编委,对如何发表文章有经验,就有好几所中国大学请他去。但他接到聘书,却大吃一惊,原来聘书规定在任期间不得离开,甚至不能回美国探亲。原因是以前请来的「枪手」,经常有受不了这里的环境提前离开的例子。他觉得不自由,没有接受聘书。

一些中国的学刊,为了提高引用指数,在接受一篇稿件时,提出附加条件,向作者提供一个该学刊曾经发表的相关文献的目录,要求作者在被接受的稿件中引用,以提高该学刊的引用率。

再如奖金制度。许多中国大学设立奖金,在甲级刊物发表文章,奖励若干元,乙级刊物奖金递减。我并不反对这一制度,但是我很怀疑这制度是否有利提高学术水平。很少的美国大学有此计件行赏的制度。

除了腐败,政治制度同时还对学术发展有其它影响。使美国学术水平高的两个制度,一是终身教授制,二是教授治校。在美国这样崇尚自由竞争的社会,各行各业的工作都没有铁饭碗,为何会给终身教职?最主要的理由,是让教授在思想和创作上有充分自由,学术才能发展。在一党专政的政体下,这无法做到。北大新闻教授焦国标因批评中宣部被解职就是例证。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大学也无法实行教授治校,而是党治校、行政治校。当然,一些学者会说,我做的与政治无关,所以我在中国有学术自由。这对许多专业的学者是可能的。但是有政治禁区,总是对学术发展不利,不定哪天你就误入你不知道的禁区,惹上麻烦。举个例子,就连我在香港出版的工商教科书,由北大再版时,都要把讨论政治制度的部分删掉。

中国学术水平提高慢的第二个原因,是中国商业机会太多。在学术领域,完成一个研究项目、写出论文,投寄、修改(若没有被直接拒绝的话),通常要花好几年。一篇研究论文经过五年、十年才出版并不稀奇。在中国,经济起飞,教授们——特别是和经济管理有关的教授们——有很多的机会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外出讲学、咨询顾问、担任董事,等等。做一小时培训,收入可观。而写一篇论文,需要辛苦好几年。相比之下,学术研究的「机会成本」太高了。

我并不反对学者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相反,我非常支持、羡慕中国同行有此机会。对商业管理学者来说,这种一手的经验非常珍贵。但是如果大部分时间花在这些赚钱的活动中,学术研究的时间自然受影响。

中国教育的前途

中国高等教育的前途如何?看看周边国家,可能有点启发。日本、韩国、台湾的学者,虽然训练一流(多是美国名牌大学毕业),但是竞争不够,有铁饭碗和论资排辈倾向,学术研究与其国力相比,相对落后。如日本韩国在国际商业学界没有入围的高产学者。香港独树一帜,引进美国式的竞争机制,加以高工资,鼓励学术研究,使香港的大学学术水平提高很快。中国似应学习香港。但是香港是世界最清廉的社会之一,学术腐败低得多,这一点中国囿于其政体又难于效法。

中国高校的新一代校长和院长们非常有雄心、非常努力地要把自己的大学办好的。仅举我比较熟悉和关注的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为例,院里的骨干受过一流的训练,并且有十分清楚的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步骤。我对光华的这些学者的努力和能力都是很敬佩的。我唯一担心的是中国的大环境。于是又回到主题:中国学术界能否抵御中国社会腐败这一大环境?

中国老百姓很能干。纵观全世界,凡是腐败的国家,经济增长缓慢,唯独中国不同。腐败虽然严重,但是似乎并没有影响经济增长(如果降低腐败程度,中国经济可能增长更快)。也许中国的教育界也与其它国家的经验不同,它能在腐败和赚钱的诱惑中不断提高学术水平,达到一流。想到这一逻辑上难于实现的目标,我非常佩服国内的同仁,如北大光华学者们的努力,并祝他们成功。

◆ (本文作者为美国欧道明大学(Old Dominion University )国际商学教授)

——《争鸣》杂志2006年9月号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