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眼里满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艾青
一、清白门事件:丘成桐与北大
2006年7月11日,世界著名数学家美籍华人丘成桐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时说:“中国很多大的项目,表面上请了很多人来,特别是引进很多外国专家,实际上都是假的。很多名教授在国外是全职,按照规定必须九个月在美国国内(做研究)。比如哈佛大学的教授,必须九个月在美国,只有三个月可以在外面。所谓全职引进,都是假的。为什么要作假,有钱可捞就有人做。北京大学也好,其他学校也好,给的是全职引进的钱,一年有捞几百万,为什么不捞?……《纽约时报》说北京大学40%的引进人才都是海外的,你去美国调查一下,我担保大部分是假的。”
一石激起千层浪,各大媒体纷纷转载,而网民门也在各大论坛纷纷发言大都是批评北大乃至中国学术界的腐败。同样此前丘成桐也在公开场合批评过中国学术界的腐败,但没有如这次这般点名批评北大。
2006年7月31日,北京大学在沉默了将近20天的时候,北大的新闻发言人针对丘成桐的北大作假论公开发表声明,这是一种不负责的说法,它歪曲事实,严重侵害了广大海归学者和北京大学的声誉,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并表示,自1998年起,北大加大了从海外引进人才的力度。8年来,北大从海外引进人才约占全校教师总数的近40%.北大从海外引进人才是有一套较为完整的机制的。任何人都需要经过申请、推荐、专家委员会评审以及经学校或国家批准等程序。……在海外引进的人才中有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之分,两者在校任职时间有所不同,待遇也有所不同,不存在虚领报酬的问题。“实践证明,北大海外引进人才的质量是高的,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虽然经过了几次反复的回应,但始终没有消解人们对“北大引进海外人才造假说”的质疑,反而使问题更加恶化了,因为大家关心的并不是人才的质量问题,而是引进是否作家,特别是北大引进的一些所谓的人才、牛鼻学者被曝光,各大媒体相竟报道,史称“清白门”事件。
2006年8月3日,凤凰记者闾丘露薇专访丘成桐,丘成桐的矛头是指向北大数学系,他举了几个例子,比如北大标榜的第一个引入的海外人才,长江学者,其实他在国外仍然有全职,而特聘教授的定义是需要全职在一家大学工作,他质疑的其实就是,北大的这些特聘教授里面,不少在国外有全职,全职的意思是需要九个月的时间在一家大学工作,那末一个人如果有两份全职,哪里有足够的时间?他说,引进人才当然是好事情,事实上海外的人才现在确实要比内地的人才出色,但是关键是要遵守规则,引进真正的,愿意把绝大部分的时间花在国内的专家学者,而不是用这些人来装点一所学校。
2006年8月16日在舆论的压力下北大只好搬出教育部这个官方的代表来给“清白门事件”定性: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表示,严格来讲,北大引进的人才是按照程序做的。从北京大学的报告来看,北京大学在聘教授的时候很慎重。根据北京大学反应的情况来看,他们感觉到可能丘成桐不是特别了解情况。教授有两种,一种叫讲座教授,一种叫特聘教授,特聘教授要求九个月,讲座教授要求时间相对短一点,三个月就可以。
同时一些海外的学者也为北大辩护,密歇根大学地质科学系教授、北大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张有学是第一个站出来公开回应“清白门”事件的学者,他说:“丘教授称北大引进的全职学者都是假的,或者担保大部分是假的,但没拿出任何证据。”他的观点得到众多海外学者的支持。众多海外学者一致表示,“不拿出具体事实而打击一大片的说法既不负责任又有欠厚道。”(8月19日《华西都市报》)。真的没有具体事实吗?一些媒体对北大引进的人才的曝光(有8位),北大没有作出任何解释,只是作出一些很武断的说明,那些人是怎么回事?而这些被曝光的当事人也没有任何一位出来为“清白门”事件作证!真相自在人心!
2006年8月26日,丘成桐再次接受记者专访声称北大已经删除了相关材料。提到北大近期的驳斥,丘成桐说:“北大的所谓驳斥,是指这句‘北京大学从海外引进的人才,大部分是假人才’,我从来没讲过这句话。我是这样讲的:国内引进的全职的海外人才,在国外不应该也是全职的,不然就违反了国家教育部的有关规定。长江特聘教授,是每年必须要在当地工作9个月的,你在(北大)数学系里,就可以找到四五个这样的,但他们在国外也是全职教授。这是不合适的。”当被问及是否有充足证据时,丘成桐说:“你可以上互联网查一查,马上就可以找到,北京大学在发完声明后,已在自己网站上作了修改,有的东西甚至删除了。但教育部网站上还保留了这些材料,跟北大是不一样的,这就说明北大作了修改。”同时丘成桐还批评了中国学术界的种种腐败,如有权势的学者打压年轻人,好青年回国不好发展。
二、希望:路在何方?
中国的学术腐败早已成了皇帝的新衣了,只不过这次揭露的是丘成桐而皇帝变成了北大以及北大的特聘教授而已。何清涟女士说过,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只要有知识分子的存在,社会就有希望!而中国学术界的大批学者的腐败已经表明,知识分子在这个国家已经丧失了作为社会良心的资格!
曾几何时,中国的知识分子抛弃了海外的丰厚的待遇回到新中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了自己的力量,那时的知识分子不仅仅代表了社会的良心,更代表了这个社会的脊梁。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活跃着那批从海外归来的学者的影子,而这些人的名字以及他们的荣耀至今还激荡在我们的心头!当茶叶蛋教授不在甘于清贫的时候一切都有了可能!教授们终于又一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只不过这一次就像马克思说的那样是以“笑剧”出现而已!
进入90年代后,中国就像恩格斯1886年(距今天正好120周年)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里说的那样,“‘有教养的’德国抛弃了理论,转入了实践领域。……而在包括哲学在内的历史科学的领域内,那种旧有的在理论上毫无顾忌的精神已随着古典哲学完全消失了;起而代之的是不动脑筋的折衷主义,是对职位和收入的担忧,直到极其卑劣的向上爬的思想。”衡量生活的标尺同样发生了180度的翻转,北岛说的相当精彩与精辟:“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在金钱和权势的诱惑下,中国的知识分子又一次没有挺起自己的脊梁,大批的学者卷入了学术腐败的案件与事件当中,这些人就是曾经被我们誉为:人才、导师、具有良心的人!他们从剽窃文章、文字开始到如今竟然与国家机构勾结共同剽窃国家、人民的财产!恩格斯在《终结》里这样批评德国的学术界:“但是随着思辨离开哲学家的书房而在证券交易所里筑起自己的殿堂,有教养的德国也就失去了在德国最深沉的政治屈辱时代曾经是德国的光荣的伟大理论兴趣,失去了那种不管所得成果在实践上是否能实现,不管它是否违警都同样热衷于纯粹科学研究的兴趣。”这和中国的学术界何其的相似,然而今天德国的学术早已经走在时代的前列,而我们的手还在猥琐中伸向人民的口袋,当然这次的主角换成了海外的中国人。同样这次永远也不能得到历史与民众的原谅,卑鄙者将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这不仅仅是法律的缺少,因为相关的条文、法规早有规定,其实更多的应该是一种伦理的缺席,儒家伦理的那种重义轻利的思想被改革开放后的一切向钱的发展思路所取代,实际上发展并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而是全方位的发展,这种经济发展的短视就造成了国家与个人的功利主义盛行!为了金钱与权势,不惜出卖自己的国家、民族与人民,以及自己的灵魂!没有任何束缚的他们比豺狼还要歹毒。一次又一次的席卷国家与人民的财产!而做这些事的竟然是被我们称之为人才的知识分子!而他们却是我们主动引进来的而寄予厚望的人才!谁知道却是豺狼!!
我们怎么可能希望他们来承担这个社会、这个国家的希望的重担呢,怎么可能指望他们能够培养出优良的下一代呢?他们只不过是一些盗贼,是一批豺狼!纵容他们、包庇他们、勾结他们的竟然是培育人才的高等学校!这是何等的荒唐!更加令人发笑的是他们还在一边又一边的狡辩!
我们失去了自己的良心,还能活多久?
英国著名的政治哲学家霍布斯在他的一首诗中写道:把成千的生物放在一起,剔除那些不怎么好的;笼子里就不怎么热闹了!中国的学术界因为这些不怎么好的生物热闹了很久,我想也应该到了剔除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