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奇庄 王卫星:邯郸“顶风作案”换市长

邯郸因十年换七任市长名满天下。2006年9月21日,上任不到两年半的邯郸市长王三堂又调离了,据说他的新职务是秦皇岛市委书记。

也就是说,在12年内,邯郸市换了八任市长。借用一句国人非常熟悉的政治术语,这不仅是违法违规,而且是典型的“顶风作案”。

一、《地方人民政府组织法》在邯郸不算数。

该法第五十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每届任期五年。第五十三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分别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

市长由人大代表选举产生,而人大代表投票体现的是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公民的政治权利。河北省当局如此频繁更换邯郸市长就是故意触犯法律,藐视公民权利。

市长肩负着极其艰巨的使命,直接关系着地方今后和长远发展,寄托着当地老百姓的希望,干了没多长时间,扔下一堆半截子事情,半拉子项目,说走就走。这叫负责吗?剩下的擦屁股事让谁干?如果继任者完不成任务如何追究责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地方最高行政首长的法定任期都可以成为随意改变的儿戏,依法治国从何谈起。

二、中央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在邯郸失灵。

今年八月,中央刚刚出台这个新文件。其重要目的之一要求干部干满任期,所以在第三条中强调,“党政领导职务每个任期为5年。”可是中央文件墨迹未干,就被地方当局扔进废纸篓。

当然,文件第四条规定了,“党政领导干部因工作特殊需要调整职务 ”,可以例外。什么叫特殊需要?难道离了“王屠夫”,秦皇岛人就得“吃连毛猪”?特殊是指个别情况。邯郸12年换了八任市长,个个都没干满任期,难道这也能用特殊来解释?

三、无视反响强烈的社会舆论。

2004年,全国数十家媒体,数百家网站报道了邯郸十年换七任市长一事。舆论对这种无视法律的短期行为进行了深入剖析和严肃批评。

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国高层“法治建设”论坛上,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马怀德在演讲中专门提到此事。他说“河北某市政府十年中更换了七任市长,平均一任市长只任职一年多时间。这样的市长怎么可能对地方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负责任呢?怎么能保证法律在当地的有效实施呢?”

近日,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今日关注》特邀佳宾、国家行政学院徐耀桐教授在解读中央规定时说,很多人大代表反映基层干部和中层干部,80%干不完一个任期。曾经有这样的事,十年换了七任市长,五年换了四任县委书记。他说,中国为官之道讲究“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但是任期不规范就会变成“在我身后,哪管洪水滔天”。

美国侨报网8月8日载文说,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颁布三项规定,特别强调“党政领导职务每个任期五年,同职连任不超过两任”,直指地方党政领导调动频繁而引发的弊端,极具现实意义。任期意识的模糊化会使官员任免变得更随意,进而形成权力寻租土壤,滋生腐败。导致“跑官要官”、“卖官买官”,动摇社会价值体系。维护任期的严肃性——应从解决频繁更换市长做起。

2004年中央电视台《央视论坛》以《邯郸市长走马灯》为题进行了讨论。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中心研究员夏家骏说,总在一个地方不断地换市长,会影响到所属各级职能部门干部的信心,对一个地方本身也不公道,不公正。节目主持人董倩说:王三堂是今年3月31号任代市长的,我们不知道他到底能干多长时间,但是我们衷心地希望从邯郸市人民这个角度出发,能够干满五年。

四、邯郸民众呼声无人理会。

1999年,笔者就在《杂文报》头版头条发表文章《怎能六年换四任市长》。2004年,王三堂市长上任时,笔者在网上发表了《十年七任市长 城市有何希望》一文。多年来,在我接触的人当中,几乎百分之百的老百姓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官员,对频繁换市长深恶痛绝。普遍认为,邯郸经济发展滞后乱象颇多,与频繁换市长有直接关系。

一位叫chendesheng的网友总结了邯郸四大怪,其中第一条就是“书记市长换得快”。还有一位网友写道,市长任期平均不到一年半,不要说踏遍邯郸山和水、摸透市情县情民风民情;就是把四大班子领导、100多个局委及各县区党政“一把手 ”大致熟悉一遍,恐怕也难做到。

网友奚旭初写道,市民之所以关心“换市长”,原因还在于“人走政息” .地方党政领导对于一个地方的发展的作用举足轻重。党政领导频繁调换,在发展规划的延续上就可能出问题。前任官员确定的建设项目,继任者往往搁置起来另起炉灶。官员越是调任频繁调,“胡子工程”就越多。

从某种意义上说,邯郸“十年换七任市长”已经成为中国政治的标志性符号。王三堂市长能不能干满任期,已经成为河北省地方当局能否依法行政的试金石。

2004年众多媒体报道,近日中央出台了文件,邯郸人都以为这一次市长能够坐稳了,没想到大家的希望又一次变成了失望。如今的邯郸人真搞不明白了:国家法律在邯郸不算数,中央规定在邯郸成为一纸空文,舆论说了白说,老百姓意愿无人理会——这究竟是依法治国还是以权治国?是以民为本还是以官为本?

如果普通老百姓违法违规,再当上“顶风作案”的罪名,往往被收拾得很惨。类似情况发生在官府,会有什么结果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