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五:必须刹住下台官员“恶搞”之风

官员下台后,把自己的经验教训或所从事行业的问题失误阐述出来,既能给组织以参考,也可激励后来人,这本身是好事。有道是“好事多磨”,把好事办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近来,很多高官选择通过“痛斥”披露问题的作法,却让人不能苟同。

最近的这样一次“痛斥”,出现在9月16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健康产业高峰论坛上,卫生部原副部长殷大奎在演讲中用大量的数据“直陈”了目前医疗卫生体制种种问题,一时间在很多媒体上引起了很大的共鸣。其实,借助“痛斥”而“一举成名”的早有先行者,如痛斥教育问题的张保庆、痛斥官多为患的张全景等。

身为领导干部,都是“组织的人”,其超码的组织原则就是要求对组织忠诚,这也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应有的职业修养。这种修养,要求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台下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大庭广众与独处一室一个样,8小时内外一个样。这样的党员干部,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处于何种职位,都自会有其影响力、凝聚力、号召力。

但现实生活中也确实不乏这样的党员干部:他们会上不说会下乱说,公开不说私下乱说,人前不说人后乱说,他们在损害党和政府形象的同时,其实也为自己抹了黑,一个言行不一、表里有别的人能赢得人们的尊敬吗?一个官员“下台”,并不意味着就“无所谓了”,党的先进性是一以贯之的,从台上到台下,更能体现出一个共产党员心怀磊落的品德。

当高官下台后却振振有词地“直陈”的时候,人们也难免会有疑惑:你在台上时是干什么的呢?

执政为民,说明当权力在手时应该为群众多办事、办实事、办好事,要敢于面对问题、不回避矛盾,多做一些打基础和管长远的工作。只有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解决,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落实,一任官员接着一任官员努力,我们的工作和事业才会如小平同志所言:“一年一小步,三年一大步”,这样,当我们回首自己工作的时候,才会有成就感和事业感,也才无愧于党和人民的重托与期望。

总有少数官员,当他们在位时,或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或遇事就“和稀泥”,做“太平官”,当“老好人”,总之,一切以个人的“前途”与“仕途”为着眼点和出发点,能不出手就缩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经一事不如无一事,这正是对党和人民的事业不负责的体现,也是视党和人民的事业比自己的“官帽”还轻的体现,这样的官员,不管怎么能够“痛斥”,都必然被党和人民所唾弃。

官员下台了,由于身份的转换,从他们口里说出来的事情,往往能产生一种“放大”、“激化”效应,从而使一些本来是很正常的事情,产生了与他们良好愿望相反的恶劣影响。因此,与其说他们是“痛斥”,不如说是“恶搞”,这样的“恶搞”之风,于党和政府于社会和民众都不可取。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