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光:独不容朕

《三国演义》开卷,两回书尚未说完,各路英雄已经跃然纸上。张角兄弟败而为寇,且不作英雄讨论也罢;刘关张兄弟小施武艺,虽然刘备还在县级小官上混着,但已然颇有气象;曹操不仅威名早立,且镇压黄巾军有功,说话间已拜了济南相,旋任典军校尉,颇有参赞朝廷大事的机会;东南蛮子孙坚更已封侯,为长沙太守,俨然一镇也。就是未立军功的袁绍,也在旧皇辞世、新皇未立之际奋然收诛内宦,初展身手。时当乱世,本是英雄辈出的时代;机会比比皆是,就看谁能抓住了。

可歎这些英雄人物,尽管看到朝廷腐败昏庸,却仍个个都是保皇派。比如刘备,见了冤枉被囚的上司卢植,还在那里说什么「朝廷自有公论」——如确有公论,这因为军粮尚缺而不肯贿赂皇帝身边得宠小宦官的卢植,怎么还要监囚问罪?事实上,如此英雄辈出,且都拥戴朝廷,朝廷还是免不了垮台,最终就是因为这朝廷实在缺少「公论」。

「私论」倒有,甚至不能说完全无理。话说当时汉灵帝与内宦十常侍饮宴,就有谏议大夫刘陶「径到帝前大恸」,说「天下危在旦夕」。不料这皇帝问得好:「国家承平,有何危机?」——你说他是真不知道,还是装傻?我猜测,似乎都有一些,也似乎不止於此。自古当权者都怕谈危机,无论他是不是知道危机逼近,也无论他是真傻还是装傻。原因其实也很简单:你说有危机,岂不是说朕这天下治理得不好?既然不好,是不是应该「换人做做看」?於是乎,合法性就受到质疑乃至挑战。所以,一切情况尽在掌握之中的那些并不犯傻的皇帝,也容不得你谈论什么危机.他说可以,你说不得。

接下来的对话,更见出灵帝不是个傻蛋。这刘陶当然不敢说皇帝有什么问题,但却敢於当面痛斥十常侍。对此,灵帝答得好:你家里也有近身侍候你的人,「何独不容朕也?」——怎么就容不得我皇帝老子身边有几个自己喜欢的小宦官呢?这等欺负皇帝,刘陶岂不该杀?偏偏接着又有个陈耽,要去帮刘说情,进一步批评十常侍。灵帝的机智又来了:你们责骂十常侍,难道这十个人中就没有一两个忠臣?——这个算术不仅高明,而且谦虚:老毛常说九个指头和一个指头,那意思是老子办错了一件事,可是百分之九十是伟大成绩;这汉灵帝如此谦恭,居然说:难道我就没有一个指头是好的?

如今的朝廷,虽当「盛世」,但见出的多是末世心态.老毛那点儿霸气似乎不见了,汉灵帝的聪明、谦恭或者说耍赖,却玩得很好:你说我人权不好,确实是不大好,可是难道我们就没有办几件好事?你说我政府腐败,似乎也没有说错,可是,你们老百姓都捞钱为上、享受第一,为什么偏偏容不得本党如此呢?

当然,谦恭归谦恭,朕的权力还是一样随时要你们的脑袋。不过,同样「当然」的是,聪明机智归聪明机智,要人脑袋归要人脑袋,自己的朝廷还是一样风雨飘摇,随时有垮台的可能。《三国演义》十回书尚未说完,国都洛阳已被战乱中放火烧了三次。英雄继起,终於也都反叛了朝廷,就是原太子党刘备,也自己另立了门户;古都不再,中华文明就这样一代一代地毁坏殆尽.号称「国君」的专制者们,中国老百姓容得你,为什么你却独不能容我中华文明也?

作者是加拿大维克多利亚大学教授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