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杰:台湾民主运动的泡沫化危机

     台湾的倒扁示威,「环岛行动」没有甚么效果,又发动「双十天下围攻」,瘫痪双十庆典,号称发动二百万群众,领袖施明德沉醉在「民主」的光环中,誓要「创造历史」。

      台湾人的问题,正是已经处身一个民主宪政的新时代,还想「创造历史」。台湾的倒扁行动,虽然动不动就号称一百几十万人,但国际传媒,却不太感到兴趣。台湾是一个长期受尽外交孤立的「岛国」,倒扁行动的群众心理至为复杂,其中一层,正是想吸引国际注目,只有《纽约时报》、路透社、CNN把台湾的民主运动放在头条,台湾人才享有成为「国际社会」一员的精神满足。

      然而至今为止,事与愿违。为甚么?因为欧美的政府和传媒,并不认同台湾这场倒扁运动是人类自由民主斗争史上突破的一章。施明德号称「南非曼德拉」,但今日的民进党政府并非南非白人种族主义的极权。台湾人的愤怒和抗争,只是远东太平洋岸的一星小小的波澜。

      甚么样的民主运动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抗争?今年十月,是匈牙利人民革命五十周年纪念。玩民主运动,想玩出一点国际水准,不妨回顾一下中欧这个小国半世纪前的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革命史诗。

      一九五六年十月六日,匈共政府为前内政部长拉泽克举行国葬。拉泽克在史达林时代因为反对苏共「老大哥」独裁,遭到秘密处决。国葬有三万人参加,匈共领袖表示,要由史达林个人崇拜的专制中吸取教训。

      为甚么匈共会厚葬一名前部长?因为政治气候出现了变化。一九五三年,史达林暴毙,继任人赫鲁晓夫召开苏共二十大,发表秘密报告,批判史达林个人崇拜的恐怖统治。匈牙利是雅尔塔会议中由英美苏三国领袖协议出卖给苏联的牺牲品,史达林时代的苏联钦点了一条忠实鹰犬拉科西当总理,取缔匈牙利各政党,捕杀知识分子,内政部长稍有异议,即遭秘密审讯处决。史达林死了,苏联的恐怖专政有所缓和,一向强悍不服的匈牙利人,觉得这时是行动的时候了。两个多星期之后,大学生自发聚集示威,没有组织,没有领袖,只是要求苏联由匈牙利撤军,高呼民主自由。匈共政府下令镇压,但示威群众酿成暴动,军队不敢开火,群众在街头殴毙了一些秘密警察。匈共慌了手脚,让温和派领袖纳吉出任总理。纳吉站在人民的一边,同意推行改革,要苏军撤出匈牙利,并提出退出华沙公约国组织。赫鲁晓夫假意答应,指示驻匈牙利大使安德罗波夫与纳吉斡旋,苏军刚撤出边界,忽然来一记回马枪,与一大批坦克一起突袭布达佩斯,残杀示威群众,镇压民主革命,纳吉潜入南斯拉夫大使馆,后被苏军拘捕,秘密审讯后再处决。一九五六年匈牙利人民的革命虽然失败,却为三十多年之后苏共垮台打响了信号弹。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向自己的人民开枪,为苏联东欧大家庭留下难以愈合的创伤。一九七六年北京「四五」天安门示威,中国的极左领袖、副总理张春桥,马上想到了匈牙利的起义,把当时示威者拥戴的邓小平,称为「中国的纳吉」,指如果邓小平上台,必会复辟资本主义。

      匈牙利革命没有英美策动和参与,因为当时英法两国正卷入苏彝士运河危机,跟埃及总统纳塞尔展开一场利益争夺的决斗。赫鲁晓夫出兵匈牙利,正是以英法出兵埃及为藉口。然而匈牙利人民起义之后,巴黎、伦敦、纽约、西柏林都有声援民主公义的示威。因为这是极权与自由的对抗,匈牙利人反抗的是一个强加在他们头上的史达林式军事独裁政权。一九五六年十月的匈牙利人联同总理纳吉,是创造了历史,因为这样的民主抗争,大气魄、大格局,是推翻一个残暴的制度,不是叫哪一个领袖下台。当时匈牙利人明白,他们反的不止是独裁者拉科西,而是要改写历史,把罗斯福和邱吉尔联手出卖给苏联的悲惨命运从头改写。民主运动必须有一个主题,此一主题必须黑白分明,是专制和自由的殊死决战,是为了挣脱身上的铐镣枷锁。台湾人身上,今日并无铐镣和枷锁,只有对岸的军事威胁,台湾今日的总统是民选的总统,施明德不是纳吉,陈水扁不是拉科西,而赫鲁晓夫那样的军队和坦克,还没有开进来。

      因此台湾倒扁运动的所谓悲情,是夸张而矫揉的,根本文不对题。人类历史上一切可歌可泣的抗争,由罗马的斯巴达克起义,到匈牙利的反苏革命,都是极权的黑暗和自由的光明之战,是电脑的「零」和「一」的二元对立。台湾的倒扁运动,渐沦为一个岛国遗民的一股寻找身份的矫情滥殇,就像大陆的《英雄》、《无极》一类「盛世巨片」,空有阵容、色彩、资金,但故事空洞,情节犯驳,对白可笑,只是一群大陆电影工作者向奥斯卡抛媚眼的一厢情愿的自恋和单恋。台湾这场倒扁运动,越演越滥,领袖施明德,越来越像中国影坛关起门来追求「自我肯定」而接受一群见识有限的盗版电影观众盛世欢呼的「大师」。以欧美日本为主流的国际社会不是傻瓜,他们见识过战后六十年真正的人民革命,对于台湾倒扁运动这种赶时髦的亿万金元的大片,恐怕不会真心欣赏。陈水扁只要不出动军队,不让施明德当烈士,所谓「一旦我有甚么不测,你们不要停下来」这类滥文艺腔的对白,其感染力毕竟不可以跟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相比,台湾的这场「民运」,就会像中国的「盛世大片」一样,缺乏真正的戏剧张力,人物性格平面而浅薄,一场血癌、白血球过多、自我吞噬,而又根本没有真正的病毒和细菌,千军万马的拖下去,施明德始终不肯自焚,连高潮也没有,只会叫人打呵欠提早离场。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