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会,诗人秀裸体
真正的诗,仍然美丽着
我不是诗人,大学时因为荷尔蒙的分泌而写过一点,是每一个有青春期的学生都做得出来的事。我诗读的也不多,但我对诗人抱有好感,这算是我对诗的基本态度吧。
在我的学生时代,诗人尚有着崇高的地位,最早买到的北岛诗集也被人借得没了去向。如果说,今天诗人的地位是一种不幸,那么,谁又是这个时代的一种幸运的身份呢?被偷拍狗仔们包围的王菲和躺在医院的“肥姐”沈殿霞吗?恶搞与被恶搞,成了这个社会的基本关系和心态,于是,人与人、身份与身份之间相互的敌视和不信任乃至攻击就成了每个人的命运。
休说赵丽华引起了大众对诗的关注。胡戈的《馒头》恶搞了《无极》之后,我们看到的是大众对中国电影更多地失去了公允和耐性。可以断言,“废话诗”的热闹过后,大众对诗歌只会增加偏见。
诗,始终是语言的精灵,美丽而自在地存在着。远离诗歌,失去诗歌,只是因为我们在失去心灵,失去童年。
记得在一次采访画家东方涂钦时,他讲到每个儿童都是他的老师。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讲到自己一度成为诗人的缘由:在一个乡村的午后,一个小男孩读到了泰戈尔的《飞鸟集》,说不出为什么眼泪就不住地流下来。
我认识的所有诗人都有率直而童真的个性,这在人们普遍被功利之心逼得走投无路的社会,是我们获得救赎的可贵要素。而如果“赵丽华事件”还有一些意义,那不是什么“为诗歌寻找出路”,而是为我们自己找回童心,找回把玩汉语的乐趣。(倍魄)
朗诵会,诗人裸奔
前不久炒得沸沸扬扬的女诗人赵丽华被网友恶搞事件,最近又有了下文。9月30日,一群诗人在第三级书局举办了“支持赵丽华保卫诗歌”朗诵会,会上,诗人苏菲舒当众扒光了自己的衣服,惹来一片哗然。几天后,此次脱衣事件的主角将整个事件过程的照片发布在了自己的博客上。
诗人,这个已经很多年不招人待见的词,最近却突然成了大众舆论关注的一个焦点。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国家级女诗人赵丽华的一些“废话诗”突然引起了网友的兴趣,他们将其命名为“梨花体”诗歌,并以各种形式模仿恶搞。(详情请见9月26日本报B12、13、14版)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梨花事件”逐渐升级演变成一场闹剧。
先是韩寒在博客上大放厥词,声称“现代诗歌和诗人都没有存在的必要”。韩寒的言论引起的许多诗人的强烈反感。以沈浩波为代表的数位诗人在网上与韩寒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口水战”。
紧接着,为了声援赵丽华,一些诗人集结起来,9月30日在第三级书局举办了“支持赵丽华保卫诗歌”朗诵会。
当天晚上9点10分,物主义代表诗人苏菲舒登场时,朗诵会已进程过半。身形臃肿的苏菲舒坐在舞台旁的一把椅子上开始脱外套和裤子,他似乎是想以行为主义艺术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赵丽华的声援。
苏菲舒至少穿了十几层衣服,所以动作比较吃力,在另一位女诗人的帮助下,他才能慢慢地把衣服脱完。当他脱到只剩内衣时,台下开始有人起哄,要他干脆全脱了。此时,不知是经过了一番思考还是早就有所准备,苏菲舒脱掉最后一层衣服。
当一丝不挂的苏菲舒已经走到舞台中央的麦克风前,手拿几页稿纸,准备朗诵诗歌时,忽然全场灯光大暗,场地的管理人员从音响操作台后跳出来厉声喝道:“停!赶紧停!谁让你们这么干的!”一分钟之内,在场的观众才醒悟过来,他们已经被要求立刻离场,不得延误。四五名保安人员出现在眼前,现场顿时乱成一团。以“保卫诗歌”为名的这次朗诵会,以如此方式收场,实在出乎所有人意料。
网友评论
苏菲舒这一脱,顿时引起千层浪。有人对此击掌叫好,也有人破口大骂,而更多的人,开始对中国诗歌和中国诗人的这种现状进行反思。
苏菲舒,你也算一个诗人?你是在保卫诗歌,还是在演裸体秀?你是在支持赵丽华,还是想靠全裸出位?
毫无疑问的,苏菲舒这一脱,现代诗歌彻底阳痿了。 ——dance朱
中国诗歌需要振兴!虽然裸体是有点搞过了,而且大多数的网友过度地关注裸体事件,而没看清现象的本质,没读过那些诗。 ——IP:210.212.10.*
我们不需要下身诗。我们也不需要梨花体。难道我们连话也不会说了吗,说句话还要拿出来当诗发表?诗歌要有一定的韵律才好听,要有一定的意境才有味。 ——IP:60.212.206.*
诗人们要生存,赤膊上阵已经不够了,所以裸体抗争了。赵体诗本来就是不加任何修饰的直白,就像人裸体、不化妆一样,但捍卫她的人非说那诗穿了衣裳,是别人眼瞎没看出来,那穿的也不过是皇帝的新衣。
其实,你喜欢这样写,尽管写好了,只要有人看,有人付稿费。就像名导拍大片,好坏有人给钱。但是不能不让人骂、不允许人嘲笑,因为诗人应该清楚,诗人不是名导。
诗人捍卫裸体诗可以理解,但捍卫裸体诗没必要非裸体朗诵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