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先后出版的《傅斯年印象》和《谔谔之士》两部著作,汇集了朋辈和后人追念傅斯年的各种资料。它们以翔实的文献再现了傅斯年这个大气磅礴的一代学人的风采,引发了我对傅先生的无限怀念。
傅斯年字孟真,山东聊城人。他出身儒门世家,熟读儒家经典,深得刘师培、黄侃等旧派大师的器重。但在北大期间,他却毅然接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创办《新潮》社,鼓吹科学思想,提倡白话文学;作为五四运动领导人之一,他曾扛着大旗聚众游行,并火烧赵家楼,痛打卖国贼。此后他在英德留学7年,广泛涉猎从哲学、历史、政治、文学直至物理、化学、数学和地质学的各门学科。归国后,他一直在学术和教育机构担任要职。由于学识渊博,学贯中西,他在历史学、语言学、考古学及学校教育等诸多领域均成果非凡。
傅斯年才气横溢,他一身而兼有治学、议论、办事三种不同类型的才干。他天资高,心思细、气魄大,既有谋事之忠,又有知人之明,是一个天才型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这些才干使傅斯年具备一百分的从政资格,但他却以一千度的热情投身于学术和教育事业。他先后主持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北京大学和台湾大学,延聘了陈寅恪、赵元任、李济等一大批卓荦不凡的学界泰斗,使上述学术和教育机构在短短十余年间便突飞猛进,硕果累累,取得了令瑞典汉学权威高本汉教授咋舌不已的成绩。
傅斯年不仅以辉煌的成就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他更以光芒四射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后世永久的追念。傅斯年生性豪爽直率,锋芒毕露,爱憎分明,嫉恶如仇;他一生恨不平、恨无情,对不义之事总能无所顾忌地仗义执言。在台湾,人人称道他是唯一一个敢在蒋介石面前跷起二郎腿放胆直言的好汉。声威赫赫的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中,被他抨击过的就有仅次于蒋介石的宋子文和孔祥熙。他先是抓住孔祥熙贪污的劣迹,在国民参政会上把孔轰下了台;接着又以一篇《这个样子的宋子文非走开不可》的宏文震惊朝野,迫宋卷了铺盖走人。以一介书生的身分,一连赶走两任行政院长,创下民国史上绝无仅有的奇例,这需要何等的胆识与气魄!
傅斯年是个有真性情的人,他的坦率、直言和嫉恶如仇都是他真性情的流露。在这个重利轻义、虚伪势利的人世间,了解还有像傅斯年这样真情毕露的人,“将使你知道在现实世界之外,尚有另外一个世界值得你宝爱和怀念,使你心坎上钉着一件东西,永久都不会忘却,凡俗的气息因而可以少得多了(黄季陆语)”。
从历史定论的角度看,傅斯年是五四运动的旗手,是中国高级学术研究和高等学校教育的带头人;他又是敢怒敢言的谔谔之士,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学问、最有志气、最有血性和最有高度修养的伟大知识分子中的一个光辉典范,在这个伟大知识分子几近绝迹的世界上,也许不会有人知道,我是多么深沉而热烈地怀念着他们中间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