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作家利特尔凭处女作获龚古尔文学奖

新华网巴黎11月6日专电(记者林晓轩) 2006年法国龚古尔文学奖6日在巴黎德鲁昂饭店揭晓,39岁的美国作家乔纳森·利特尔凭借处女作《仁人善事》(一译《仁慈者》)成为龚古尔奖设立以来第11位获此殊荣的非法国籍作家。

《仁人善事》是利特尔直接用法语写成的长篇小说,厚达902页。这部小说通过一名毫无悔意的前纳粹高级军官的内心独白,记录了纳粹在二战东线战场迫害反抗者和犹太人的暴行。这名军官在回忆录的开头这样写道:“我所做的一切,我做的时候都已经知道后果。不管让人多么难受,多么痛苦,我的义务就是服从和执行。”

这名军官和书中出现的其他人物大多是虚构的,但军官叙述的暴行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为了创作这部小说,利特尔花了两年时间潜心钻研二战东线战场的历史。有书评认为,利特尔用第一人称冷静地展现暴行本身以及人们对暴行的漠然,从而强有力地揭示了历史浩劫所包含的“恶的日常化”以及人类所应承担的道德责任。

这部小说今年8月21日由伽利马出版社出版后,已售出25万册,并即将再印15万册。德国、意大利和荷兰均已购买了该书版权。上月26日,《仁人善事》获得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

利特尔1967年出生于美国纽约,父亲罗伯特是记者、近东问题专家和畅销间谍小说作家。利特尔在法国长大并读完高中,后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在2001年开始写作《仁人善事》之前,利特尔在人道主义组织“反饥饿行动”工作了15年,到过刚果民主共和国和阿富汗等地。目前,他与比利时籍妻子和两个孩子居住在西班牙巴塞罗那。

利特尔没有出席颁奖仪式,但他通过伽利马出版社表示对获奖感到非常荣幸。他解释说:“我用了几年时间,在孤独、安静的环境下完成了这本书。孤独和安静是我工作甚至生存的基本条件。我现在不想改变这种状况,这正是我今天不能到场的原因。”他还强调,不希望自己的态度引起误会。

一年一度的龚古尔文学奖设立于1903年,是法国最负盛名的文学大奖。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