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路:旅美心潮--我的访美日记

 

11月17日 星期五

一觉醒来,飞机已经出现在北美上空。机翼下是壮美的五湖地区。湖面千里冰封,上空漂浮着朵朵白云。一开始,我错以为是在太平洋上空。辽阔的洋面被冰雪覆盖,但仍保有它蔚蓝的外貌。我惊讶于上帝大手笔的创造,这是个完全纤尘不染的属灵世界啊。壮美,辽远,宏阔,粗犷,却又波澜不惊,静静的在天宇下铺开,一望无涯。但是,我立即发现不是太平洋,因为蔚蓝色正在消退,开始出现覆盖着冰雪的山峰。我收回目光,发现飞机舱里的电子大屏幕显示飞机已经掠过五湖地区,进入北美大陆的腹地。我们就这样开始了北美的第一天。

下午4点8分到芝加哥,出关,转机,用了1个半小时,因为同行的朋友们英语都不好,费了很大的气力,并且靠一个中国大姐的帮助才上了去华盛顿的飞机,大家一路感慨,一定要学好英语,否则,今后出门都成了问题。

8点47分,飞机到了此行的目的地华盛顿,我和苏滨律师走出候机厅,一位亚裔小姐过来问候,原来正是前来迎接我们的蔡小姐。

等行李的时候,我给家里打电话,一连打了好几个都没有人接。一想,因为时差的原因,这里仍然是17日。中国已经是18日的上午了。

我们一行被告知原来准备接待我们的付希秋牧师此刻还在西班牙,只能由蔡小姐带我们去在华盛顿的住所。机场的一位黑人司机把我们的行李搬上汽车,开往华盛顿的住宅区。由于带路的蔡小姐和司机路都不熟,我们在住宅区里转了一个多小时,还是找不到要去的地方。最后,我在车上昏昏睡去,直到被人推醒。一下车,两位金发碧眼的美国美女_女主人李拿约和大学生海伦在一座别墅前迎接我们,年龄约30岁左右的女主人很热情,与我们一一拥抱,海伦则帮我们把行李拿进室内。

这座别墅外面看上去很普通,里面却装潢豪华,我们被告知这是女主人一个月前刚刚买下的,我们是入住的第一批中国客人,而女主人是布什总统的朋友和老乡。果然,我在客厅里见到了女主人与总统的合影。

11月18日 星期六

蔡小姐和海伦带我们去华盛顿市区观光,我们先去了国家大教堂。华盛顿的建筑都很普通,没有高楼大厦,都是一些风格单调、样式陈旧的简易楼房。但是,国家大教堂却让我们大开眼界,这座教堂辉煌、气派,直冲云霄,用洁白的花岗岩构建。据说用了83年的时间才建成,是华盛顿乃至美国最伟大的建筑之一。我在青岛曾参观过天主教大教堂,那是亚洲第一教堂,但是跟这座教堂相比,那是太寒酸了。

教堂外有许多漂亮的树,如果说华盛顿的初冬别有一番风姿,那就是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树,有的金黄,有的翠绿,有的殷红,有的挺拔笔直,直冲云霄,有的旁逸斜出,花枝招展,整个城区就是一座硕大无朋的花园。华盛顿特区没有令人生畏的高楼大厦,所有的楼都不能高过国会大楼,也就是六七层的样子,面积也不大,城市到处是公园、绿地和各种各样的树,是名副其实的花园城市。

11月19日 星期日

傅希秋牧师从西班牙回来了,与我们一一相见,一再抱歉没能亲自去接我们。原来以为牧师都是留着山羊胡子、身披黑衣、脾气故怪的老头,原来却是跟我们年龄相仿、性格温和、举止优雅的中年人,在美国人看来应该算作青年人。他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跟我算是校友,不过我们一行四人中居然有三个人有人大的学历背景,李劲松律师在人大法学院进修过,昝爱宗记者也是在人大读的中文。中国人民大学,这座中国共产党的“第二党校”居然培养了这么多“自由主义分子”,实在也是趣事一桩。

因为马上要过感恩节了,教堂有一个很大的聚会,傅牧师带我们去参加。这是个上流社会的教堂,聚会的人有上千人,几乎看不到亚裔和黑人, 中国人只有我们几个,显得很突兀。开场仪式很庄严、肃穆,唱诗班分成两个序列,一个儿童班,一个成人班,分别穿着白色和黑色的衣服,先有唱诗班唱诗,一些神职人员举着美国国旗在教堂里游行。然后是牧师宣讲,因为都是用英语,我们听不懂,但是不断的有china(中国)这个词进入耳朵,蔡小姐翻译道:他说,这里有四个来自大陆中国的基督徒也来参加我们的聚会,他们是维权律师和记者,是为自由而征战的战士。全教堂的上千人一起站起来向我们鼓掌致敬,我们四人站起来答礼,感到惶恐,更感到荣耀。但是我立即就知道,这更是上帝的荣耀,因为我信靠他,成为他的儿女,才获得这样的荣耀。

聚会结束的时候,很多美国人过来和我们握手,他们大都是达官显贵,社会名流,可是在主的圣殿里,他们是和我这个中国人平等的神的子民。

11月20日 星期一

在北京的时候,范亚峰博士曾对我说,傅希秋牧师是一位奇人,他除了和美国教会领袖有密切的关系外,与白宫、国务院、国会都有非同寻常的联系,他甚至有能耐绕开国务院安排王怡、余杰、李柏光会见布什总统。

一到美国,我就感受到他的“能力”,他给我们安排的住所是布什总统的朋友李拿约女士的别墅,这位女士是布什总统的老乡,并且是下一届总统候选人参议员布朗先生的总统竞选委员会顾问。在她家里,我看到了她和总统的合影。

一大早,傅牧师说要带我们去国务院,拜会主管人权事务的助理国务卿。

我知道傅为什么会首先安排我们去国务院,因为我们此前的一个团会见总统毕竟“得罪”过国务院,由于中国政府的抗议,国务院竭力劝说总统放弃会见余杰王怡,但是总统没有采纳,据说余王进入白宫的时候,国务卿赖斯刚刚离开。

但是,我不能理解的是,他和国务院的关系何以会这么快得到“修复”?让国务院在半年之内再给他面子?这在我们中国是绝对不可想象的。

九点钟。负责人权事务的助理国务卿跟我们有了一个小时的会谈。因为时间太短,参与会见的人太多,我只谈了两点,一是国内异议作家被逮捕的情况有所上升,人权状况在恶化;二、信仰自由没有得到全面落实,不少地方出现借其他名目镇压基督徒的案件。希望美国政府关注,并通过外交渠道促使中国政府进步。李劲松律师、李苏滨律师主要是为中国领导人歌功颂德。

下午。傅牧师在国会作证。我们旁听。见到了中国大使馆的人和一个访问学者。吴宏达先生也到会,并邀请我们到他那里做客。

下午4点30分——5点30分,会见国会主管人权事务的官员。令人惊讶的是,他们对我想当熟悉,不仅熟悉我的简历,而且熟悉我办的所有案件和写的所有文章。这些国会官员跟我们分别会谈,听我详细谈了严正学、陈树庆、力虹、郭起真、李剑虹以及李丽娟、黄琦等人的案子,表示了严重关注。他们表示会做成一个报告,向国会汇报。

晚上,傅牧师举行晚餐会。联合国的官员、国会的官员、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官员都有参加,主要讨论陈光诚案。我发现美国官员有个误区,他们认为陈是为了争生育权而向政府挑战。我提出不同意见。我认为,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是必要的。陈也不是为生育权而挑战政府,而是对临沂地方政府对计划生育的落实政策(野蛮计生)不满。但是,我的意见被打断,我注意到,美国人不能理解我的观点。随后,没有安排我参与和联合国官员关于人口问题的会谈。

11月21日星期二

今天赴白宫,会见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官员。

这个官员是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主任的特别助理。是美国安全战略报告一文的起草者。他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接见我们。主要的时间都是他自己介绍美国的战略思想以及布什总统的外交政策。他提到三件有趣的事。一、他在开场白中说,我是在和未来中国的领袖们交流,感到很荣幸。这句话像调侃,但是也发人深省。所有在座的人事后都说暗暗吃惊。二、他还说把曾电话打到空军一号,布什总统和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主任以及国务卿都在,他希望总统安排会见我们,但是,总统决定国务院必须由副国务卿出面会见我们,时间安排在下午。

今年五月,也是这个委员会绕过国务院,安排布什总统会见了余杰、王怡。因为有人事先发布了消息,中国政府强烈抗议,赖斯国务卿要求总统取消会见,总统感到骑虎难下,没有采纳,但是由原来的在白宫会见变为在一个小的私人办公室会见,规格降低了很多。

这次布什没有安排会见,我想主要是照顾国务院的面子,作为让步的条件,国务院再次安排国务次卿会见我们。三、他写的战略报告受到了中国大使馆的强烈抗议,大使馆说这份报告的起草者应该被解雇。“但是,布什总统没有采纳这个建议,否则我就失业了。”他最后幽默地说。

这个官员有2米高,会见我们的前一天晚上还到我们的住所参加过我们的晚餐会。可以看出,他跟李纳约具有非同寻常的关系。

作为回应,我们的水平要差了很多。李劲松律师主要是赞美胡锦涛主席,(他在每一个场合都不遗余力的赞美胡、温、曾,并且暗示他和他们有直接联系,不知是什么意思。)昝爱宗要求美国领导人向中国领导人传福音。我则提出,中国是个敏感的国家,也是个需要帮助的国家。美国对中国要少些批评,多些鼓励,这对改善中国的人权状况和宗教自由、信仰自由更有意义。

中午,我们在自由亚洲电台录制节目,我跟李劲松、李苏滨发生了激烈辩论。他们一再赞美胡温,认为所有的坏事都是地方政府干的,中央政府没有责任。李苏滨甚至认为,如果胡温等最高领导人知道异议作家的案子,一定会无罪释放。我认为他们的说法毫无道理,显然是一种人治的观念。并且中央政府包括最高领导人对人权状况的恶化是有责任的。他们应该立即启动改革。

下午,我们在国务院会见负责中国事务的国务次卿。这位官员是中国问题专家。他在中国问题上非常谨慎、小心,不愿意因为对宗教信仰、言论自由的过分关注影响中美关系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