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新浪网:新年好!
虽然还不到除夕,窗外已间或传来鞭炮声声。举国上下,娱乐至上——娱乐即和谐。但是,不和谐的事还是发生了,在我的身上:2月16日下午,笔者偶然到自己的博客上检索资料,发现于2月12日发表的题为《<邓小平秘录>背后的秘辛》的博文被悄悄删除了,早晨似乎还在。但我没有收到来自贵网的任何形式的提示和知会。
本人的博客(”东洋魔女,欲说还休”:http://blog.sina.com.cn/m/liuning),系2006年初,应贵网邀请而开设的所谓”学者博客”,所有的网络设定,都是贵网编辑做好后交给我的。换句话说,在贵网开设博客,并非基于笔者的初衷,系应人之约,就像应媒体编辑的稿约一样。媒体约稿,如果删改作者的稿子,一般是需要向作者打招呼的。如果因为某些众所周知的”不可抗力”的缘故,写出的文章未能发表的话,是需要向作者道歉,并支付一定额度的滞稿费的。而一旦发表过的文章,是不可能从印刷物上摘下来的——除非回收刊物。
该篇博文,是关于日本报纸《产经新闻》从2月14日起连载的邓公传记——《邓小平秘录》的一篇专栏,在中国大概属于”独家报道”,从12日上网以来,4天时间,点击不少。而这些点击多少也为贵网带来了经济利益。对此,我原本并无意计较,以为本人的博客浏览率与贵网的点击率是双赢的关系——在为贵网带来利益的同时,笔者的文字、理念得以传播,何乐不为?
但是,贵网未经知会作者便随意删除博文,侵犯了笔者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合法权利(法律依据就不在此赘言了)。尽管我隐约知道你们如此行为的原因,但我还是要大声地问一声:为什么?!请告诉我理由!
因为,现在是公元21世纪的第七个年头,是中国入世的第五个年头,是北京奥运的前一年,是酝酿加入”人权B公约”(即《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前夕。尤其是后者,在国际上被称为”政治入世”.凡此种种,都让我对为什么要删除一篇区区千字的博文的问题想不通,越想越困惑。请新浪教我!否则,我连这个新年都没法过好。
祝贵网猪年繁荣!
刘 柠2007年2月16日
附:被删博文
《邓小平秘录》背后的秘辛
日右翼报纸《产经新闻》将从本月14日起连载长篇评传《邓小平秘录》,并从近一个月前就打出广告,在周知海内外”粉丝”、吸引方方面面目光的同时,自然也引起了北京的高度关注。
日前,中国驻日使馆已发出非正式照会,并邀请相关记者,就内容安排等问题,非正式性地交换了意见;尤其是对于有关”天安门事件”的内容,表达了恐对4月温总理访日造成负面影响的担忧。
对此,评传的主要撰稿人、《产经新闻》中国总局局长伊藤正说:”恰逢邓小平去世10周年之际,检阅其人给中国和世界带来的影响乃策划之初衷,与温总理的访日无关。天安门事件,无论对邓个人还是中国来说,均是带有历史意味,并且与其后的经济腾飞等变化有关联的重大事件,所以将其作为开卷第一章的标题。”伊藤正(Tadashi Ito),著名政治记者、纪实文学作家,是日本公认的大众传媒知华派,以《30年后的林彪事件》、《天安门事件再思考》等重量级著作名世。此番担纲邓传的采访、写作,自然备受瞩目。
邓小平,在日本是超级名人,是日文Windows系统中为数不多的只消键入日语罗马字拼写(Toushouhei),无需转换就能自动出现的”固有名词”之一。日人历来少慕虚名,推崇实力人物:1978年10月,第三次复出的邓公以副总理身份访问日本,出席《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批准书”交换仪式。这位中国政坛的传奇人物,被当成中国政治的”执牛耳者”,受到了国家元首级的礼遇。事实上,邓公的访日,也间接促成了中国当代史上意义最为深远的转折:不到两个月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京开幕,在清算”凡是派”,确立以邓为核心的新权威主义体制的同时,打出了”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政治路线,开始了一场已经吞噬掉整整一代人,至今难以望见出口的、被称为”改革”的惊天伟业。在日人眼里,在毛时代空前惨烈的政治斗争中被打倒,苟活而终于胜出——邓三上三下的经历本身,就是一部”波澜万丈”的中国当代史。更为重要的是,曾被邓两次以非常手段拉动的史上最大规模的经济改革,已然结出了起飞的硕果。然而,这个超过一万亿外汇储备的、正在”崛起”中的大国,既给日本带来”中国特需”的实惠,也正在成为日本的恐惧之源是不言而喻的——面对如此文化上令人怀旧,政治制度迥异的大块头邻国,日本总难掩复杂的表情。
此番连载的栏目,是《产经新闻》晨刊的看家金牌栏目,在主流社会拥有众多的读者和广泛的影响力,历史上连载的《蒋介石秘录》、《毛泽东秘录》等力作,无一不曾成为斯时的重要话题。正是其当仁不让的影响力及《产经新闻》本身的反华右翼倾向,成为中共当局提心吊胆的由头。虽说是在言论自由的民主国家,但可以想象,对传主的盖棺定论之”厚道”与否,无疑会对日本到底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的评价发生微妙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