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于风潮"波及沪上 陈村批于丹煲馊鸡汤

 

日前,因在央视《百家讲坛》讲述《论语》而大红大紫的于丹教授,遭遇到来自北大、清华等名校的十位文学博士联名抵制。他们的“倒于檄文”在网上出现以后,一石激起千层浪。11日,记者发现这股“倒于风潮”已经顺势蔓延到上海知名的文学论坛“小众菜园”。该论坛版主、上海著名作家陈村在评论于丹的《〈论语〉心得》时,则指其为“馊味的心灵鸡汤”。

“菜农”:把孔子置于男色时代?

“菜园”上《男色时代的孔子》一文,紧跟“倒于风潮”,把于丹的《〈论语〉心得》批得体无完肤。“在孔子的理想中,‘修齐治平’四位一体,‘修齐’是手段,‘治平’是目标。而于丹的‘心得’,割裂了‘修齐’与‘治平’,将《论语》的意义降低到‘修自身’这个最初级的层次。”“而《君子之道》这一章,也被于丹庸俗化为一种‘大眼界’的‘处世之方’和‘人际理论’(于丹语)。”

该文还援引了易中天与于丹的一段对答,并展开了更为猛烈的批判。于丹曾经告诉易中天:“我不主张从性别的角度去看孔子。在我的心目中,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文章的作者认为,于丹把孔子包装成了“男色时代一个善解人意的中性人”、“一个性别不明、身体温热(‘略高于体温’,见《〈论语〉心得》的‘代后记’)的心理咨询师”。“他的每句话都可以从生活小故事中得到印证,他为疲于奔命的城市白领奉上一盅盅美味滋补的‘心灵鸡汤’。《论语》成了‘一眼温暖的活水泉’,供她‘以身体之’。”

陈村:《〈论语〉心得》是馊汤

“十博士的倒于檄文”在“小众菜园”引起争论以后,版主陈村特意在“菜园”上转贴了于丹的《〈论语〉心得》,提请各位“在批评前稍稍读一点原文”。

有不少“菜农”对“倒于事件”持各打五十大板的态度。比如,“菜农”疯花缺月就在帖子的标题上明确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认为《于丹误读情有可原,博士发傻才叫硬伤》。作家古清生批评十博士之首“徐晋如脑子有水”的帖子,批评十博士故作高深,“你可以批驳于丹讲得臭,你还可以登上讲坛一展你的风彩”,但“于丹肯定有说话的权利,诚如徐晋如有说话的权利,谁个的水平更高,大家不妨比试。一旦要人闭口,这个徐晋如就不懂常识了。”在菜园获得大量支持。但支持的同时,网友也纷纷反问:“话说回来,于丹的解读真有吹的百分之一好么?”

“菜园”上几乎没有谁真正力挺于丹。版主陈村对《〈论语〉心得》的评论,则显现其幽默辛辣的一贯风格。“稍一品尝,这款‘心灵新鸡汤’喝着闹胃。但我奇怪的是,如何孔子老汤不馊而新汤馊味。”不过陈村还是给于丹留了点面子,“我相信,这种鸡汤有它的正面作用。我感激这类图书帮了我喜欢的出版社和朋友一把。他们引为成绩和骄傲,多发奖金善待儿孙。”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