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百华:居者说(《1989后的中国》之二三)

 

柳宗元有《捕蛇者说》,文中有孔子说过的“苛政猛于虎”;居者有其屋、安居乐业,是自古以来就有的社会理想,诗圣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开心颜”,被人们传唱千百年。但是,贪官奸商恶警黑社会合谋的房地产,却成了空前苛政,令亿万平民血泪流淌。

 

泡沫

任何人,只要有一点脑筋,哪怕他最不爱动脑筋,都会奇怪:盖那么多楼房空在那儿干什么呢?摆谱哪!经济学家喜欢说些老百姓听不懂的话,他们说这些水泥森林是泡沫。

以上海为例,上海的高层建筑(7层以上的就是?)五六十年代20年间,新造了40幢,年均2幢;70年代新造149幢,年均15幢;1980年代新造650幢,年均65幢;1990年代(止于1998年)新建和在建的有2664幢,年均近300幢,其中1997年建成的就达484幢。建得多、空置多,就要想办法卖。于是有了“购房65平方米可申报一个蓝印户口”等等的“中国办法”。

再看北京。北京写字楼市场发展的顶峰是1994年。那时,国贸中心写字楼创下了北京写字楼租金最高纪录──110美元/月/平方米(使用面积),令人叹为观止。同年,北京写字楼租金价格在世界各大城市排位居第三。据建设部信息中心有关资料显示,1996年北京写字楼实际总量约为150万平方米。1997年约有60万平方米的写字楼竣工,1998年预计约有140万平方米竣工,这样,北京甲级写字楼的供应量将达到350万平方米。盲目发展,使1998年优质甲级写字楼月租金跌至每平方米25美元-40美元(建筑面积),比1997年第四季度下跌了5%,到1998年底这种跌势还在持续,而写字楼空置率达到45%!另据报道:从北京市建委获悉,截至1998年8月底,仅全市96家具有三级及三级以上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其空置商品房面积就达81.1万平方米,占全部空置商品房面积的36.9%。从空置商品房类型看,其中大部分是住宅。在89.1万平方米空置商品房面积中,空置住宅为70.9万平方米,占88.5%,在这些空置住宅中又以空置普通住宅最多,达63.7万平方米

1999年新年钟声敲过,1998年中国经济各项统计数字陆续亮相,其中,住宅建设在国民经济7.8%的增幅中,占了一个百分点。同时还有一个数字更令人关注:到1998年底,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比上年增长近30%,商品房空置率接近20%,新建的安居房中又有70%空置。

又是两年过去了,由于私人购房贷款政策的启动,以及去年试验、今年大行的空置房销售优惠,空置房应当减少了吧?但是没有!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快报,去年初全国城镇商品房空置面积已达9214万平方米。这是自1995年国家统计局正式公布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以来连续5年呈上升态势。现在,这种上升趋势似乎仍未停止。据国家统计局最近的统计数字,2000年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901.73亿元,比上年增长19.5%。与此相关,全国房地产施工面积、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继续增长。全年竣工商品房面积约为1.8948亿平方米,销售面积约为1.5137亿平方米。两者相差3811万平方米。在房价与销售热势均牵动着全国的北京,去年前三个季度比上年同期新增积压空置房167万平方米,加上近几年累计积压的,不下500万平方米。

2000年广州空置商品房面积已达584.09万平方米,使空置率达到23.6%,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其中住宅的空置面积达385万平方米,较之1999年增长了26%。而另一方面,今年1-3月份,广州共完成商品房开发投资63.37亿元,也较之去年同期增长34.4%。随着投资的快速增长,商品房新开工面积达到384.49万平方米,较之去年同期增长74.57%;竣工面积达到114.3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6.22%。广州如此,广东也如此,人称广东兴起了“第二轮圈地热”!

在北京,开发商首创集团拥有的储备土地已达到6200亩。华远房地产在启动120万平方米的“翡翠城”后,城东、城西、城北规模都要超过“翡翠城”的“新市镇”也在运作当中;天鸿集团240万平方米的土地协议即将达成;城建集团拿到了一块近100万平方米的地……除这些较有名气的房地产公司外,北京楼市的一些第二集团军也纷纷出动,争相加入“圈地”队列。业内人士认为,与前几年曾经出现的圈地热相比,北京楼市这一次掀起的圈地热并没有从本质上发生变化。从土地转让的方式上看,还是以协议为主,而不是市场化的招标拍卖。这就意味着许多开发商还是靠“条子”、“人情”拿地,而一些有实力有经验的开发商却没有机会;最终的结果将会带来土地供应总量失控、楼市“虚火”旺盛、炒卖地块、一些不专业也不规范的房地产公司混水摸鱼进入市场等后果。市有关管理部门负责人也不无担忧地指出,一些有“关系”的开发商纷纷捞“条子地”、“人情地”,这种无序的圈地热将使北京楼市土地供应总量失控。(据《北京青年报》记者余美英报道)

再如:海南省积压的空置房达703万平方米,江苏积压了近700万平方米……

有官员认为,去年全国未销售的3811万平方米商品房,不能全部计入空置房,因其中还包括配套用房等。但一般来说,将其中一半计入空置面积,并不为过。这样,以3811万平方米的一半1900万平方米计入空置面积,加上上一年度的9200多万平方米,总空置量也已超过1亿平方米。

这当然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

有论者指出,按上文提及的数据,2000年全国商品房竣工面积约为1.8948亿平方米,而总空置面积已累计达1亿平方米。如果按照这两者的数据来计算空置率,得到的是一个十分危险的数字:超过50%。如果以前三年商品房竣工面积之和(约5亿平方米)与空置总量来计算,空置率也达20%。如果以当年未销售面积与已销售面积来计算,空置率也很可观,超过20%。这些空置率全部超过了所谓商品房空置率的警戒线10%。据有关专家考察,美国商品房的空置率约为7%,香港约为3%-4%,台湾约为15%。国内国外研究机构认为,空置率大于10%说明房屋积压严重,房地产市场因此会出现一系列问题,甚至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专家指出,中国比较适当的空置率应在5%-14%之间。显然,目前中国商品房空置率已处于极度危险区之内。

来自官方的统计数据表明,2003年到2004年,有着31个门类的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是25410亿,而房地产业一个门类的固定资产投资是25764亿,从1999年到2004年,制造业累计投资只占房地产累计投资的75.6%。1995年时,全国房地产业的新增固定资产占全部新增固定资产比例是9.9%,到2004年,要占22%。可见中国经济的投机主义狂热——哪里有高额垄断利润,有背景的官商就一定在那里迅速麇集。这些人是不用自己掏钱的,据中央电视台报道:他们通过贷款得到70%的投资基金,还有30%则出自期房预售购房者的首付。这种无本万利的生意当然会红火。至于土地,有背景的人差不多指哪儿拿哪儿。2006年6月国土资源部一位官员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现在很着急,经过前两年的宏观调控,现在又出现了新情况,地根已显失控态势。”国务院研究室宏观司副司长郭克莎向记者透露:今年第一季度,各地的土地需求量是计划的3倍多。今年头5个月,全国国土资源部门共立案土地违法案件涉及的土地面积同比上升了近20%。尤其值得人们震惊的是,在几年来国务院三令五申要严格用地审批制度的情况下,近年来各地征用地仍然有高达70的比例,属于非法违规征用地,并且都是有地方政府的批文的。有统计称,截止2005年,全国因为政府征用失地的农民高达4000万,并且以每年300万的速度在递增。

官方2006年公开承认的空置商品房面积是1亿多平米。与此形成反差的是:民众购房越来越少,多数民众在等待政府的解困房与廉租房。但是,例如北京的解困房用地相当一个比例竟被开发商用作中高档商品房的开发了;全国廉租房占商品房的比例竟低到不足1%。

从政权控制以外的方方面面看这个中国,形同无政府社会,房地产就更是经济领域的首乱了。

--YS论坛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