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杰:晚年赵紫阳论香港

 

中共改革派元老李锐指出,胡耀邦是党的“良心”,赵紫阳是党的“大脑”。这两任总书记的出现在中共党史上,本身就是奇迹和例外;而他们被罢黜而死的悲剧命运,则再次印证了中共“优败劣胜”的权力分配制度。

在中共建政之后的历任总书记中,赵紫阳堪称最了解香港的一位。他曾经长期担任广东的领导人,对一岸之隔的香港的各种信息了如指掌。赵紫阳也是中共领导人中最推崇自由经济的人,对香港的经济发展模式十分钦佩。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赵紫阳力主在南方沿海开辟经济特区,便是希望将香港经济腾飞的模式移植到大陆。

在一九八九年的天安门事件中,赵紫阳因为反对当局动用军队屠杀学生和民众,而被老人帮的非法罢黜,此后因为拒绝认罪而被囚禁至死。近期香港开放出版社出版了《赵紫阳软禁中的谈话》一书,其中有不少段落记述了赵紫阳晚年对香港问题的思考。这些远见卓识,绝非江泽民、胡锦涛之类的庸官所能具有的。

在一九九一年十月九日的一次谈话中,赵紫阳指出:“香港是殖民地,不实行民主选举,但给人民以自由,可以批评政府和任何人。”在一九九六年四月八日的谈话中,赵直接批评了当局的香港政策:“在香港问题上,中国也是失策的。彭定康在香港搞立法议员民主选举,其结果是香港人民自己选出来的;中国却表示到一九九七年后不予承认,要在筹委会内部成立立法机构,以代替之;这也是违反民意的行为。中国委派的筹委会在选举时,据说有一个人投了反对票,鲁平就找他说:你不同意,那么临时立法委员中就没有你的份。”

赵紫阳在几次涉及香港问题的谈话中,都强调香港的言论自由,以及中央应当尊重香港的民意。赵紫阳晚年的很多言论都率先在香港的媒体上发表,他本人因此受到更大压力,甚至被剥夺了出门的自由。但他仍然坚持发表意见乃是一个公民的基本人权,宪法中有哪一条规定说中国公民不能在香港媒体上发表言论呢?诺大的中国大陆不遗余力地封杀一名前总书记的言论,使之只能在香港发表,这本身就是一大怪现状。

如果不是突然发生天安门事件,或者以邓小平为首的、丧心病狂的中共八大元老早死十多年,胡耀邦和赵紫阳能够联手执政,共同推动政治和经济两方面的改革,我想,不仅今天的香港将呈现出迥然不同的局面,而且香港的自由与法治精神也有可能被内地所效仿。香港作为英国殖民地的政治遗产,也许能够引导困境中的中国大陆走出一条兵不刃血的宪政之路。

赵紫阳固然缺乏戈尔巴乔夫的魄力,难以终结共产党体制,但他如果没有被非法地赶下台,在香港政策上必然不同于江、胡二人。显然,赵紫阳将以香港的民意为旨归,不会搞小圈子选举,不会力挺自诩为北大人的“打工仔”的董建华和曾荫权,而将直选的权利还给香港民众。就连当年被中共喉舌骂得狗血淋头的末代港督彭定康所支持的立法机构选举,赵紫阳都基本持肯定态度,要是赵本人能够左右中央对香港的决策,他又怎么会像江、胡那样倒行逆施、进而引发港人的奋起抗争呢?

可惜,历史没有给港人、也没有给大陆同胞以这条坦途。

──《观察》首发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