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解释一下,“人日员”是《人民日报》评论员的简称,用“人日员”这样的简称,连我自己都觉得别扭。不过,用全称又不便于阅读。笔者向来是读者至上,只好让《人民日报》评论员受点委曲。“打狗办”是老百姓对公安局犬类管理科的简称。为什么笔者拿这两家做对比呢?起因是读了《人民日报》一篇文章。
说实话,我极少看那张靠自打耳光维生的报纸。昨天上搜狐网,猛然看到《增强公仆意识,权为民用》标题,以为青天大老爷们又要开恩赐福草民,上当没够的我一时鬼迷心窍,竟鬼使神差地将文章打开。读罢文章,气得我七窍生烟,这都是什么年代了,“人日员”居然还写这种不如放屁有味的文章忽悠人。
天下的文章无非是讲道理,有理不在官位高低,咱们还是闲话少说,言归正传。
“人日员”说,“经过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各级领导干部的公仆意识有了进一步提高,但是有些干部公仆意识依然淡薄。有的不愿倾听群众的呼声,不去体察群众疾苦,不能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所需、所急、所忧、所盼,有的私欲膨胀,滥用职权,当官做老爷。这些行为背离了党的宗旨,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破坏了我们党的形象。”
好一个“有的”!“有的”是个什么概念?是一个还是一万个?是一群还是一片?“有的”二字读起来可以顺嘴说出,写起来可以一笔带过,可是此处的含意却非同小可。陈良宇、程维高都是一手遮天的地方大员,田凤山、郑筱萸所控制的机关足以影响到每个国人。更为惊心动魄的是,被曝光的高官只是冰山的一角,更多“有的”们还在继续贪赃枉法,胡作非为。这些大大小小“有的”们引得民怨沸腾,已经危及到共产党存亡,却被“人日员”用生花妙笔不动声色地转化成“增强公仆意识”的思想觉悟问题,不知其真正用意何在?
说到“增强公仆意识”,我就搞不明白了,这些大员都是由执政党的有关部门一手提拔。诸位放着无数有极强公仆意识的优秀人才不选,为什么单单提拔那些缺乏或曰没有公仆意识的歪瓜裂枣?
公仆们的权力是人民给的,只能用于为公众服务。“有的”们所盘踞的岗位,动辄关系到数千万百姓,影响到整个国计民生。“公仆意识”是他们从业上岗的起码要求,干不好就趁早下台,天下哪有对高官进行“公仆意识”岗位培训的道理?
“人日员”也许会说了,人都会发生变化。当初提拔时,官员表现很好,后来变了,不进行在岗教育怎么办?
“人日员”怎么“记吃不记打”呀!三十多年了,整党是不是教育?反不正之风是不是教育?“三讲”是不是教育?先进性教育搞了多少年?如此之多的教育活动也许开创了世界之最,但效果如何呢?历年民调官员腐败都是高居榜首,前几天温总理在两会结束时已经作出了明确回答,“腐败越来越严重”了。
经历了一次次干打雷不下雨的反腐败作秀,众多贪官早成了“见人开仓亦不走”的硕鼠,他们索贿受贿,贪赃枉法,卖官鬻爵,出没高档消费场所毫无顾忌。这帮贪官的共同特点是“既当婊子又立牌坊”,向来是“说的不做,做的不说”,和他们讲“增强公仆意识”,完全是对牛弹琴。
明知贪官们早已油盐不进,“人日员”却一意孤行,煞有介事的打着“增强公仆意识”幌子高调登场,招摇过市。如此这般恐怕只有一种解释:项庄摆剑,意在沛公——表演给老百姓看。
人都有私心,猫都想吃腥。同是亚洲人,为什么香港、新加坡、韩国的官员很少出现腐败?我们的官员为什么提拔上来会变?道理很简单:我们的制度为官员腐败提供了合适的空间:权力过于集中,暗箱操作普遍。如果实行阳光政治,使权力运行过程处于公众监督之下公开透明,问题早就迎刃而解了。
可是,直到现在,选拔官员是机密,推荐人大代表候选人是机密,公款吃喝、公款出国开支也是机密。宪法规定人大的主要职责是监督政府,可是审计、监察两个重要职能部门都归政府领导,完全是自我监督。众多人大代表提出建立公职人员财产阳光法,却被相关人员隆重否决。去年某市宣布公开市长权力,许多媒体纷纷叫好,可是事情过去一年多了,该市还没有出台市民权利。没有市民对市长的制约,权力怎么可能正常运行?
不致力于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管制度,还是一以贯之地拿思想教育说事,这与姑息纵容腐败有什么两样?
咱们再回到文章开头,拿地方“打狗办”与“人日员”做个比较。面对市民不文明养犬现象,“打狗办”做法简单明确,养狗就得花钱办证,就得参加年检打预防针,否则格抓勿论。“打狗办”的官员太明白了,如果进行思想教育,使养狗者达到文明养狗程度,恐怕要等上若干世纪。要管住不文明行为,不拿钱就没收。如此这般,地方主城区无证养犬、养大型烈性犬现象大为减少。
政府管理老百姓,向来是雷厉风行令出法随,有组织,有检查,能罚款,能没收,因而立竿见影,成效卓着。可是,轮到监管官员,便成了几十年不变的春风拂面,细雨宜人,除了苦口婆心,竟是束手无策——这就是官本位与民本位的根本差别。
“人日员”也许会说,谁说我们没有监管,这些年不是查处了众多高官吗?在笔者看来,这恰恰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公众并不希望看到当局用惩处贪官来证明反腐功绩,而是切盼早日建立防患于未然的科学制度,最好不产生一个贪官。即使出了贪官,也不会惹出大乱子——这才是公众需要的健康和谐社会。
“人日员”在文章结尾时写道,“ 如果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能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甘为公仆,善为公仆,我们将不仅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戴,也将迎来人民事业的更好发展。”这个“如果”用的非常巧妙,堪称画龙点睛之笔。我的问题是:如果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专为人民币服务怎么办?难道还是永远坚持思想教育不动摇吗?
首发议报第29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