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艾米莉的一朵无名小花

   一个很好的朋友在麻省念书,去实验室的路上要经过不远处艾米莉的墓园,但是从来不曾进去过,虽然他写诗,也试着翻译过艾米莉。我想,他应该是喜欢她的。
    我叫他抽空去看一下艾米莉,也许他会觉得形式主义,但是看艾米莉,不是很应该的吗。
    这个女人,自称“我为美而死”。她写了一千多封“给这个世界的信”,“因为它从来不写信给我”,我只读过其中的几十封,它们令人赞叹,又是无人能效仿的诗歌。
   艾米莉的一生简简单单,不出门,不工作,不结婚,不生子,也不宣传自己的诗歌。在生前,艾米莉只发表了十二首诗歌,1862年,她写信给HIGGISON说,发表作品与她的思想无涉,那只是一种“外在(FOREIGN)”的东西。
    艾米莉去世之后,一个木匠在装修她的房间时发现了她的日记,并私藏了一生,独享女诗人孤独的甜蜜。她就是这样一个希望将自己藏起来,使得爱着她的人也希望将她藏起来的女诗人。
   艾米莉的诗歌被人发现的过程很曲折,但是从她被发现之后,这样的“春天的一点小疯狂”,就再也不会被人们遗忘了。后来的诗人如WILLIAM CARLAS WILLIAMS,HART CRANE等通过不断阅读她的诗歌来寻求灵感,ARON COPLAND还将她的诗谱成了人声与钢琴的音乐专辑:“TWELVE SONGS OF EMILY DICKINSON”。在中国,也有许多喜欢艾米莉的人。我想起了一个女孩子,古典修养很好的女孩子,也写诗。我曾在学校的刊物上读到她写的文章,她说教自己写作的老师最开始建议她读的就是艾米莉,然后她开始写诗。我猜想有许多女孩子是由阅读艾米莉而开始写诗的。这个女孩子很有趣(其实艾米莉也是有趣的),她给自己的博客起名叫做“天子呼来不上床” 。
    朋友终于在一个周末去看了艾米莉。
    他说,艾米莉的墓园很寂静,很小,环境优美,人迹罕至。
    正该如此,艾米莉喜欢园艺,喜欢植物,也喜欢孤独。
    他还说,艾米莉的墓园中很少有花,但有一丛紫色的无名小花,开在一块碑石背面的右脚下,如果不留意,根本不会被人发现,这令他久久难忘。
      
  (终于找到了这张PP,并附上以前的一首诗。)
  
  
   纪念艾米莉的一朵无名小花
   “如果怀疑雏菊即将回来
   而且玫瑰找到自己的家。”
   ——艾米莉·狄金森
  
  
   那时候没有高架桥
   仍然有岔路
   人们——
   还是唱歌
   扎着篱笆的林荫道上
   马车在走着
   搭车的有艾米莉小姐和一朵雏菊
   二十三年撕裂成细小的雏菊
   像喝醉了的蓝眼睛
   在地上看着她
   单独的一只眼睛
   能看见她白袍上的细纹
   而她幻想隐身法
   幻想神行
   从这里
   看傍晚渐渐发紫
   靠着的木头都已发热
   后来的野性的夜
   比打开一本书更容易
   她在赶往费城
   她在赶往费城
   她将在费城遇见
   一个有妻子的出家人
   她将问他:
   “如果没人听见,
   那为什么唱歌呢?”
  
   04/3/14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