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何以跳楼

这些年,因写作而打官司的事,时有发生。有的虽未闹上法庭,亦把当事人闹得精疲力竭苦不堪言。如果说文章有抄袭行为,自好作断;不好作断的,是“用小说进行人身攻击”、“以写作出卖隐私”这样的“指控”,这不,最近北京文化圈又传出美女作家赵波的新闻,说是“因为新书《北京流水》描写与海岩、王朔等人的亲密交往而备受争议的女作家赵波”跳楼自杀!后来记者前往采访,才知道跳楼的赵波并未身亡,“身体和精神正在康复中”(见《武汉晨报》2006年2月9日)

赵波跳楼自杀也好,赵波自杀而未身亡也好,总之,赵波为她的新书《北京流水》付出了“代价”。据说,赵波委托她的好友于晨声明说,她长期患有抑郁症,她的新书《北京流水》某网站连载后,网友的评价非常激烈,有些不太善意,指责她出卖隐私。当时赵波的心情很不好,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跳楼自杀。还据说,《北京流水》被称为“女作家的私人生活日记”,记述了赵波从上海到北京5年的生活与情感感悟,描写了赵波与海岩、王朔等人的许多亲密交往内幕,“其中海岩给她发黄色短信等内容在读者中引发很大的争议,不少人抨击赵波靠出卖自己的稳私获取读者,哗众取宠。”

看来赵波确实被网友抓到抨击的“软肋”。毋庸置疑,这些年文学写作确实有“娱乐化”的倾向,娱乐的极致便是人本身的被娱乐。然而,被娱乐的人未必乐意,即便被娱乐的人乐意,那些“跳出三界”的读者未必乐意,于是就有“各种说法”,诸如靠贩卖隐私而沽名钓誉啦,侵犯人的隐私权啦,等等。文学写作娱乐化的同时,是作家的明星化。既是明星,当然要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公布给读者。有没有作品是一回事,作品好坏也是一回事,读者知不知道却是非同小可的,既然没有了对生活的想象,那就干脆把自己的生活“向读者来个汇报”。可惜的是,作家明星化不是每个读者可以接受的,作家明星化带来的读者批评自然就更多!所以遇点批评就跳楼,实在“太亏”。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话再说回来,身为名人,必处人们的争议之中,何况网上还有大量的以名人为取乐对象的“网上油子”!所以名人比起普通人,是需要更强的心理承受力的。加之现在作家正处于向明星化“转轨的途中”,有的已完成了明星化的“转轨”,作家没有一定的心理承受力,是万万不行的。

看来作家明星化并非善事,有意将自己明星化的作家更是糊涂!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