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沙和独立中文作家笔会参加本届大会的会员
(第七十二届国际笔会代表大会简报二)
格鲁沙当选连任国际笔会主席
独立中文作家笔会柏林2006年6月26日消息:捷克作家伊利·格鲁沙在昨天举行的全体会议上再次当选国际笔会主席。格鲁沙是著名的捷克“七七宪章”运动成员,哈维尔的密友,后长期流亡德国。1989年捷克天鹅绒革命成功哈维尔出任捷克总统之后,曾任命格鲁沙为教育部长、驻奥地利大使。格鲁沙现为奥地利外交学院院长。在2003年墨西哥城举行的第六十七届国际笔会代表大会上,格鲁沙首次当选为国际笔会主席,任期三年。根据国际笔会章程,主席可连任一届,因此格鲁沙将再连任三年国际笔会主席。
作为一个在共产党极权专制制度之下生活过又长期流亡国外的作家,格鲁沙对类似境遇下的中国作家的状况有深切的同情和理解。今天中午,格鲁沙和国际笔会秘书长乔安娜·利多姆·阿克曼特地抽出时间和独立中文作家笔会参加本届大会的会员一起工作午餐,讨论如何推动国际笔会在中文地区的工作,特别是如何帮助中国大陆的作家。一起参加工作午餐还有奥地利笔会会长沃尔夫冈、秘书鲁希尔和澳大利亚悉尼笔会代表罗利等人。
大会同时还改选了两名理事,挪威笔会作家、前狱中作家委员主席尤金·舒尔金当选连任,新当选的理事是哥伦比亚笔会西西里娅·巴尔卡扎(语言学教授)。日本笔会崛武昭再次落选,使国际笔会理事会中依然没有代表东亚地区的代表,令人遗憾。
大会讨论通过了伦敦总部提出的今后三年国际笔会工作计划、财务报告和各工作委员会的年度工作报告,通过接纳比勒陀利牙笔会、牙买加笔会和乌拉圭笔会为国际笔会成员(至此,国际笔会分会数目达到144个,分布在全世界101国家和地区)。比勒陀利牙笔会是南非的依然使用殖民时代布尔语写作的一批白人作家成立的笔会,因此在申请加入国际笔会时遭到很多非洲笔会的反对,欧美笔会也犹疑不定,此申请案争议多年悬而不决。受香港中文笔会委派出席大会的孟浪(也是独立笔会会员、理事)在讨论发言说,香港就有一中一英两种语言笔会的存在,虽然英语曾经是殖民语言,但香港英语笔会和中文笔会友好并存,共同维护言论自由,推进香港文学发展,毫无问题。任何作家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语言,这也是国际笔会维护的作家权利。因此他表示,只要符合国际笔会章程,他支持比勒陀利牙笔会的申请。孟浪发言后掌声热烈,获得了很多笔会的赞赏,也改变了很多笔会的犹疑观望的态度(例如北欧各笔会会前告诉独立笔会国际秘书万之他们要投弃权票,后来都投赞同票),结果,比勒陀利牙笔会以五十多票赞同九票反对其余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
香港中文笔会代表杜家祈和孟浪在参加大会
德国总统克勒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格拉斯在笔会开幕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