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海:国际笔会代表大会的参与权和话语权

机遇巧合,第一次参加国际笔会的代表大会。正因为是第一次与会,所以基本上是在旁边冷冷地看。看来看去,也看出一点门道。胡乱写上一篇侧记,以飨笔会的朋友们。

 

先说参加会议的人,乍看上去,人数不少,经常参加各种会议的,大概是一百五十名左右。但是按照国际笔会的说法,下属的笔会中心有一百四十个之众,每个笔会正式代表两名,这样算下来,参加会议的代表二百八十名,加上大会邀请的二十名左右的官方贵宾,还有国际笔会的工作人员,总数至少应该在三百名以上,却又不算多。实际情况是,大概有三分之一的下属笔会中心没有派人参加代表大会;有的是不好意思来,比如中国笔会中心;有的是没钱来;比如非洲小国家的数个笔会。

 

参加笔会的不同笔会中心,情况也大有区别。会议在德国召开,自然德国的会员参加会议的最多。一些国家希望在国际笔会事务中起到积极作用,自然也会派出整容庞大的代表团前来参加。比如日本这次就派出了七人代表团,力争恢复国际笔会中的一席理事位置。美国、挪威、奥地利等笔会中心,参会的也不在少数,尤其在各个委员会中非常活跃。但是也有一些国家,则是以专业性的态度对待代表大会;比如意大利笔会,每年都是那个秃顶的老秘书长贝提尼先生一个人来参加,在会上谦虚谨慎,认真与会,十数年如一日。

 

话反过来,在银子充足的前提下,国际笔会代表大会,其实是向国际笔会所属笔会中心所有的会员开放的。也就是说,不管国际笔会的代表大会在哪里召开,只要出得起银子,任何会员都可以参加国际笔会代表大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笔会会员也无须经所属笔会中心的同意而参加国际笔会。换一句话说,笔会中心没有权力批准或者不批准某会员参加大会。

 

正因为如此,国际笔会的代表大会,其实是充分保证了所有笔会中心成员的参与权。比如笔会成员张三,肚大金多,而且热情高涨,就可以年年参加国际笔会的代表大会,胸口也别一个劳什子的出席证,在代表大会中晃来晃去,甚至晃成明星式人物。张三所在的笔会中心

,是无权干涉的。

 

话再反过来,大会为了保证正常的程序得以进行,因此也在这代表证上大做文章。所以这代表证印得五颜六色,足以让人一眼就看出,你是笔会的官方贵宾,或是正式代表,或是仅仅一个参会者。但是从银子角度上说,区别主要体现在住宿方面。官方嘉宾一人一间免费客房,正式代表两人一间免费客房。而作为参会者的张三,则需要自己解决住宿。

 

除了住宿之外,正式代表和自己参会者一视同仁,每人二百三十欧元的登记费。只是正式代表可以到笔会中心报销,而张三却要自己从口袋里掏这二百三十欧元。但是,从权利角度看,正式代表和张三在交纳了这二百三十欧元之后,都享有免费的午餐权、会间休息的咖啡权和会见德国总理权。与会之人,也不论是正式代表还是张三,都可以互相交流。如果张三能操三国外语,巧舌如簧,自然张三也能够结识大量朋友,成为社交明星;而不论张三是否是自掏腰包还是公费派遣。万一正式代表不通外文,见到老外只会一脸傻笑,自然也并不享有特别的社交权利。所以大会也保证了全体参会人员的社交权。

 

    正式代表和张三之间,最大的区别,还是在于正式代表有投票表决权,而张三们则仅仅享受话语权。国际笔会代表大会虽然在会议过程中拒绝媒体参与,但是会议本身,只是一个协会性质的国际会议,所以会议结构相对松散,并不十分古板。笔会主席格鲁沙生性幽默诙谐,通常是说几句话就抖一个包袱,引起哄堂大笑。因此这样的会议,一是相当轻松,二是拖沓,三是人人享有话语权。所谓话语权,就是不管是正式代表还是张三,只要外文流利,说话得体,就可以频频站起来发言,提问、评论甚至质询。万一张三说话颠三倒四,语无伦次,大会主席也不过大皱眉头而已。话反过来,时间有限,张三如果过于充分地运用了大会赋予的话语权,就等于剥夺了其他会员的话语权。因此必要求说话简短明确,言辞得体;否则的话,人人讨厌张三,下次张三先生口袋里的银子再多,也不好意思参加大会了。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