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有幸认识了南方××市一名有十余年房产经历的中小房地产商Z先生。以下是我与他的简短对话。
阮思余(下简称阮):你们有没有给市委市政府送过礼?
Z:这年头做房地产,怎么可能不和政府搞好关系那?不和他们搞好关系,你这房地产也不消做了。
阮:那你们一般怎么打理那?
Z:是这样子的。给他们送礼也要分不同的层级。如果是局级正职(正处级——笔者注),一般是送3000-5000元,科级2000元,一般办事员800-1000元不等。
阮:那一般哪些节日一定要送那?
Z:一般主要是两节,即中秋节和春节,一定要给局级干部送礼。因为他们是主管、把关、审批具体事项的。(送不送礼给)办事员(要)看情况,相对来说,他们(送得)少点。(此处括号内文字为笔者所加)
阮:那市领导怎么办那?
Z:对于市领导,主要是有项目的时候要找他们。平时一般不怎么给他们送礼。当然平时也会和他们“玩”,以维持良好关系。
阮:那有项目的时候怎么给他们送礼,或者说双方之间如何进行收益分层?
Z:那要根据具体项目而定。但是,一般的情况是,在项目合同的谈判过程中,他们要提3到8个点不等。
阮:3到8个点,就是3%到8%?
Z:对,没错。具体提多少,就要看他们双方的谈判了。所以有人说,市委书记是最大的地主啊!
没有利益可图,没有人会给你办事,至少没有那么快给你办事。同样一件事情,别人要一个月才能办下来。如果我在政府里有熟人的话,那我可以一天办完。当然现在的情况在慢慢好转。但是,大多数地方政府还是这个样子。
如果要与政府打交道的话,关系很重要。市委和市政府有不少我的老乡,我跟他们都很熟,因而我“办起事”来非常方便。有一次因为我和一个朋友房产过户的问题,如果是没有关系的话,我要交纳不小的税收。由于我和那个科长很熟,请他吃了一次饭,一分钱没交就搞定了。因为他不要我交钱,也可以说得过去。反正制度是人定的,他可以这样做,也可以那样做。就看怎么处理而已。
阮:××市有一个市长就是因为房地产问题而倒台的吧?
Z:他的事,说来话长。他曾经在做××县委书记时,因为过分贪财。有几次从房地产商那儿提得太多,后来被别人陷害。别人给其叫了小姐,然后和酒店老板串谋,将其嫖娼事实录相下来。以此勒索这位时任书记80万。这件事也成为其后来做市长期间东窗事发的重要罪证之一。因此,人哪,还是不能太贪心,要适可而止。
……
在最近一期的凤凰卫视中文台《一虎一席谈.》节目中,专门就4月26日,深圳市民邹涛在互联网上发布“不买房行动”的公开信而引发的争论进行讨论。当邹涛先生质问SOHO中国董事长兼联席首席执行官潘石屹先生是否给政府送过礼时,潘先生坚定地回答道,“没有”。并且有点激动地说,如果你发现谁向政府送礼,你可以去举报啊。(在整个讨论过程中,他反复强调了好几次这句话)他还说自己每年给国家上交多少多少税收。
如果说潘石屹先生所言为真的话,那也只能是代表他个人,而绝不能代表大部分,更不能代表所有房产商没有给政府送过礼。我们不能不相信Z先生所言为真,也相信他也只是道出了房产商与政府官员之间“密切关系”的冰山一角或曰一些非常基础性环节——至少在他们看来是如此。因为当他说出这一切的时候,他非常镇定,没有半点觉得不正常乃至不安之处——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地存在着。
这就是他们所一直尊奉的“游戏规则”。这就是鲜活的权力与所谓的“市场”共谋的事实。其结果自然只能是形成“开发商领导、市长决策、规划局执行”这样的房产开发逻辑。这样的结局,导致的是现在有很多人对中国的高房价悲观失望、乃至对整个政府彻底绝望。虽然有学者、官员大胆预言三年、五年、或者十年房价必然要下降,然而,人们从现实惊人的高房价中却看不到半点希望所在!
从这一意义来说,政府与房产界、政府官员与房产商业已搭上同一条船,这已经是人之共识。在这次关于高房价的激烈论辩中,房产商极力否认其与政府“荣辱与共”的关系。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王小广研究员在《揭穿中国房地产业的十大谎言》一文中,批驳了谎言九,即“房价不能跌,房地产业不能衰退”。其实质也就是揭穿了房产商与政府之间所谓“生死与共”的神话。
时至今日,在一浪高过一浪的对(地方)政府的质疑与责难声中,为什么我们看不到有(地方)政府郑重表态其与房产商之间的确切关系?!是不能说,不宜说,还是实在不敢说?如果没有污点,尚怕别人玷污?!因此,我们——包括媒体、司法界、反高房价的人们、社会舆论、网络评论等——要努力收集、记录更多、更全面的关于他们之间“友好合作”的“辉煌战果”,以铁的事实告知世人,历史原来是这样演进的。一句话,要让这一切暴露于阳光之下,接受历史和大众的审判。
2006年5月18日晚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