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香港7月27日电(记者廖翊)第一届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红楼梦奖”27日在香港揭晓,内地著名作家贾平凹以其长篇新著《秦腔》获得这一奖项。
“作家通过表现陕西地方戏曲‘秦腔’的衰落,写出了中国当代乡土文化、民间伦理、经济关系的剧变。全书充满想象力,通俗中见真情,平淡中见悲悯,寄托深远,笔力丰厚,代表了中国长篇小说的重要突破。”首届“红楼梦奖”终审委员会主席、哈佛大学讲座教授王德威这样向传媒介绍《秦腔》获奖理由。
远在西安的贾平凹接受了香港传媒及评委的现场电话采访。他表示,能获得以伟大小说《红楼梦》命名的世界华文创作大奖,感到非常荣幸,也非常意外。
“这是以我的家族为原形写成的一部小说,表现的是中国农村的变革过程,倾注了自己最真实的感情,我用了近两年时间写就,是自己最为投入的一部小说。”贾平凹说,“面对传统文化在这块土地上的渐渐消失,我内心是矛盾、彷徨、痛苦的,这种感受表现在自己的创作中。”
贾平凹将于今年9月到香港出席颁奖典礼,并与香港读者见面。
由香港浸会大学文学院主办的“红楼梦奖”每两年举办一次,首奖获得者将获30万港元奖金。
入围首届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红楼梦奖”的作品为2004年、2005年度世界各地出版、8万字以上的华文长篇小说。经过严格筛选,《水乳大地》(范稳)、《天工开物·栩栩如真》(董启章)、《沉默之门》(宁肯)、《海神家族》(陈玉慧)、《圣天门口》(刘醒龙)、《藏獒》(杨志军)、《秦腔》(贾平凹)7部由海峡两岸及香港作家创作的长篇力作进入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