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特的非凡岁月
《译文》,第6期,双月刊,10.00元。
你如果无法抗拒怀特的《夏洛的网》,那么你也就无法不被他的随笔打动,本期《译文》收入怀特的随笔三篇:《非凡岁月》、《一个美国男孩的下午》、《浣熊之树》,据了解,E.B.怀特的随笔中译文,还是首次进入内地。他的随笔,同样有童话般的梦幻色彩,温情干净、趣味横生、险象连环,他的语言有如他的经历一样跌宕动人。
里尔克的爱与恨
《收获》,秋冬号,18.00元。
勒内·玛利亚·里尔克,20世纪最重要的德语诗人之一,《马尔特手记》是他惟一一部长篇笔记体小说。读者可以清清楚楚地感受到,里尔克是听觉艺术、视觉艺术、感觉艺术的天才,他能从寂静的物体上感受到喧嚣的人气,他能从人物的动态中捕捉到庄严与痛苦,他的语言能照进灵魂的最深处。他想表达什么?恐惧、痛苦、绝望,以及上帝与爱。
凶杀案的谜底
《人民文学》,第11期,8.30元。
中篇小说日益被冷落,不能不说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中篇小说的有限容量决定了作者对语言、结构、意象的编排必须抱严谨的态度。须一瓜的中篇小说《西风的话》仍然是她偏爱的题材:非正常死亡,人们对死亡的反应。小说的结构设计巧妙:老渡轮死于凶杀,法律程序无法侦破出凶手,谜底留待民情世风去评估,小说因而无限延伸。
“软弱的悲剧”
《作家》杂志,冬季号,14.80元
1978、1979年对上山下乡的女知青意味着:高考制度恢复,回城的欲望,有些女知青要设法摆脱她们的农村婚姻,当她们摆脱野蛮不堪的性事,却陷入更危险的带有交易性质的性事。任何悲剧,都有身体失守,王秀梅笔下的“软弱的悲剧”也不例外,其长篇小说《大雪》中的张惠、王小雅并没有因为1979年的到来而摆脱命运的悲剧,家庭暴力使阴影延续至下一代。
手的威力
《艺术世界》,11月号,20.00元。
达尔文曾说过有些器官不用或者少用就会发生变异。那么对艺术家而言,如果过分依赖电脑,他们的双手会不会失去灵感呢?本期《艺术世界》的主打专题《世界是手绘的》重提手绘对艺术的重要性。该专题追溯了手绘字体与手绘图形的艺术简史,由潦草、刮划、手绘花体、针脚、仿制、阴影、暗示等艺术实例陈明手绘的艺术威力。
风月谈烟花论
《万象》,9月号,9.00元。
龚鹏程的《文人风月传统的最后一瞥》一文以《风月报》为据,勾勒出台湾一段过渡的历史。该文史料丰富,言及文人与娼妓之间纠缠不清之事,对社会环境与伦理要求亦有文字铺述。此文对社会风气、文人趣味有所揭示,只是,以如此丰富的资料作铺垫,原本可以得出更多深入细致的观察结论,但读来终觉有遗憾。
汉堡的中国想象
《书城》,11月号,12.00元。
看上去,《书城》在慢慢恢复元气,有意识地注意对象的多元化。李亦男的《中国姑娘的空洞微笑》一文有些松散,但他试图去记录部分德国人对中国文化艺术的部分偏差想象。作者对那些有意篡改中国文化去迎合异国想象的现象表示了忧虑,在作者看来,祁志龙笔下的女红卫兵成为“中国姑娘”在汉堡的标准印象,绝非文化幸事。
创意的平台
《城市画报》,11月24日,10.00元。
《我们都爱创意市集》的专题采写,是《城市画报》主办的“创意市集”系列活动的前期报告,该专题为创意突出的产品辟出专门的版面“摊位”,并图文展示该活动在各城市展出时的盛况。但也可以看到,该专题的采写文字对创意成品之创意所在缺乏准确而到位的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