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们共论"现实主义文学的现状与走向"

2006年首届中国当代文学。南京论坛3日在宁举行。王蒙、李锐和陈思和等作家、评论家围绕“现实主义文学的现状与走向”主题进行了对话和探讨。

王蒙认为,俗文学、雅文学和主流文学这三种文学形态不能用一种标准来评价,现今很多跨形态的文学争论和批评,没有注意标准的不同,因此显得很不成熟。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思和说,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文学表现出一个新的特征,很多作家采用底层的创作态度,并且用一种怪诞的方式去表现现实,超越了我们预知的审美经验,如余华的《兄弟》、苏童的《蛇为什么会飞》等。

“中国当代文学一个突出的问题是高端价值被蒙蔽。”中国作协创研室评论家吴秉杰认为,官场小说多写权力斗争,忽视了知识分子精神价值的创造和理想追求;爱情小说过于重视情欲描写,缺少表现爱情理想;战争文学延续了传统的英雄传奇式风格,缺乏悲剧精神;女性文学近10年发展很快,但侧重描写女性的无知、争斗,对女性追求理想刻画不够。

据了解,本届论坛主要针对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上一些前沿性的重要问题展开研讨,分为“现实主义文学的现状与走向”“世界文学潮流与中国文学的当代发展”“中国当代作家研究”等5个专题。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