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惹得大陆媒体烽火四起的事件,是弃龙与挺龙之争。争论的起因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吴友富教授领导的重新建构中国国家形象品牌课题组发现,由于“龙”的英文名字“Dragon”指喷火食人的巨兽,象征邪恶,为改变外界对“龙”的负面观感,课题组策划抛弃龙图腾,塑造新的国家形象标志,且很有可能将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用。消息传出,网上一片沸腾,吴书记一方虽然也有些个学界的哥儿们帮忙吆喝,怎奈敌方势众气壮,在滂沱的唾液中差不多沦落成了过街的小鼠。
其实西方对于“Dragon”一词具有不愉快联想,早不是什么新发现。英国的著名史诗《贝奥武甫》(Beowulf)里头,大英雄贝奥武甫就跟巨龙有过一场血拼。德国民间史诗《尼伯龙根之歌》中的齐格飞(Siegfried)也曾铸剑杀死化身巨龙的法夫纳。据传说,跟龙有过遭遇的还有基督教圣徒圣乔治(St. George) 、圣米迦勒(St. Michael)、亚瑟王传奇中的骑士特里斯坦 (Tristan )和大法师梅林 ( Merlin)等等。然而中国之龙与西方之Dragon本不是同一事物,两词对译无非是勉为其难之举,学者们很少计较到如此操作会影响了中国的国家形象,想入非非地要替祖宗换换图腾,更是闻所未闻。
究其本义,图腾(totem)不过是原始先民们不过是为自己壮胆的精神慰籍之物。既然要靠这种东西战天斗地,吓退异族,获取足够的生活资料,可以拿来做图腾的多是些狼虫虎豹这类凶神恶煞的东西,或是山魈水魅,树精藤怪这类神秘兮兮的玩意。花蝴蝶、金翅雀这样的小可爱很少成为某个民族或部族的图腾,即使有,那也是经过了崇拜者的思想投射,被赋予了某种超越现实的神性。由此而论,要在有籍可考的现存图腾中挑出个八面玲珑,瑕疵皆无,人见人爱的主儿绝非易事。那么,世界上这么多的民族和部族都顶着个不那么完美的图腾,怎么没看见人家的教授们着急上火,倒让中国学者们又不知不觉地走到了世界前列?这其中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在西方发达的文明国家,多元文化,宗教宽容之类的概念早已不仅仅是一种学术准则,而沉积为普通民众的行为规范。每逢重大节庆,华人聚居的地方耍狮舞龙,闹得天昏地黑,从不用担心会吓跑西方看客,也没听说有谁曾经引经据典,历数龙在西方之恶,试图制止华人玩这些花样的。
发一番这样的议论并不意味着我们同意大陆骚动着民族主义情绪的“挺龙派”的观点。吴书记带领的课题组至少有一点儿认识并没有错——中国的国家形象品牌需要改善。但是论到中国的国家形象具体哪一点儿需要改变,吴书记们却顾左右而言它,有胆掘祖坟,无胆说实话,把八杆子搭不到边儿的龙牵出来为可怜的中国形象顶缸。
用最简单的话说,所谓国家形象无非是指该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地理诸方面的总体状况和公众对于这些状况的总体认识和评价。无论从哪个层面来说,共产党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破坏都绝非龙的负面影响所能比拟。中国至今依然奉行着臭名昭著的共产主义制度,政治理想上(如果还有理想的话)和北韩、古巴这样的破落户酱在一起。一党专制,大权独揽,敌视普世价值,肆意剥夺人权。唯我独尊,无法无天,以阴谋与暴力消灭异己。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里,自由度常年徘徊在榜末。经济方面,不久前还是饥馑遍地,把千百万国民生生饿死,最近虽然经济有所发展,但贪腐横行,贫富差异巨大,经济运行成本惊人。社会生活方面,法制形同虚设,民众道德沦丧,社会保障体系只为官人和阔人服务,普通民众生老病死,形同蝼蚁。文化方面,教育水平低下,学术造假严重,文艺作品只为小脑和下半身服务,传统文化遭到党文化肆意强奸,繁衍出种种骇人的怪胎。地理方面,徒有广阔的国土面积,但由于缺乏发展的眼光,处处童山污水,资源耗尽,生存环境恶化到极点。外交方面,无视国际准则,敌视文明社会,与无赖国家勾肩搭背,沆瀣一气,成为许多独裁者的金主和靠山。共产党独裁统治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破坏用罄竹难书来形容一点儿也不过分。如果说龙的“罪孽”可以由吴书记的课题组数落得清清白白,中共的“罪孽”至少需要一千个具有同等“智慧”的课题组才能言其万一吧。
不过,一般国外民众对于中国形象的认识也难得会像百科全书那样面面俱到。他们的印象大多来自于感性资料。比如,美国的老外看到的九死一生逃离中国的福建计划生育难民和拎着成箱的美钞购买豪宅的大陆客,澳洲的老外看到的高干子弟们一掷千金,宝马香车的排场,荷兰的老外看到的一下飞机便直奔红灯区和赌场的中共高官,英国的老外看到的被活活闷死在集装箱里却又被朱总理斥为“丢人”的中国偷渡客……。当然现在资讯发达,并不是非得亲眼看见才能获取信息。只需鼠标轻叩,便可以了解到在东方那个高叫着“崛起”的虚幻大国总统是指定的,军队是党有的,土地是国有的,媒体是撒谎的,多生孩子是要剖腹的,上了国外网站是要坐牢的……这当儿,那些形形色色的老外们,除非神经有毛病,才会把中国如此不堪的形象怪罪到中国的龙身上。
其实,有条件的读者也不妨亲自做个试验。把dragon(龙), communist(共产党人), Mao(毛), Maoist(毛分子)这几个词写给哪个方便的老外看,问问他们读到这些词语的最直接感受,是龙还是后者更可憎可厌可恶可怖。
中国民间有龙虎斗一说,且不管这一虚一实的两样东西是如何斗起来的,若是让中国人自己做个比较,虎之狠毒想必为龙所不及。子曰:苛政猛于虎。就是放开老外不论,请孔子来评价中国今天的形象,也断不会放过比虎还恶的苛政,反而跟龙过不去吧。
话又说回来,这些教授大人们的所谓“科研”其实也认真不得。离开了思想独立与学术自由,人文学科的某些研究不过是带了点儿学术姿势的沽名渔利的小动作。但是钓来了经费,总还要发出些声响,要么低声下气地诠释、演绎伟光正何以且伟且光且正,要么哪壶不开提哪壶地唠半天空嗑。吴书记带领的课题组没有一味地去歌功颂德,该不算太失名节,但是把专制独裁的可怖——很难相信这些比一般民众更了解西方社会的教授们不知道这一点——绕弯子扯到龙身上,即便民众不去计较,被生生拉去当替罪羊的龙——存在的可能性绝对不会比共产主义空想更低——也不会轻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