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新批评经典引进为中国文学界"补课"

 

由著名学者刘若愚、李欧梵等人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批评-西方现代批评经典译丛”新出三种,该书策划者席云舒称,这套书是为中国的文学批评界“补课”。

“新批评-西方现代批评经典译丛”新出的三种分别是约翰。克罗。兰色姆《新批评》、埃德蒙。威尔逊的《阿克瑟尔的城堡》和莱昂内尔。特里林《诚与真》。李欧梵称,“新批评”在美国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其后很长时间里一直是美国文学批评界的主流。它的最大贡献就是提供了一种“文本细读”的方法,从诗歌到小说,逐渐形成了一套理论,当时几乎所有英文系的教授和学生都奉之为规范。李欧梵认为,学习西方理论最终的目的,还是要了解西方从古至今的文化传统,即使其中不少理论似乎已“过时”或有明显的缺陷,也仍然有助于我们汲取精髓,并从中得到启迪。

席云舒说,当下不少中国的文学批评家转向到文化批评,但是,“新批评”的经典理论著作一直没有引进过,因此很有必要补上这一课。据他介绍,该译丛今年二月出版了三种,即刘若愚的《中国文学理论》、勒内。韦勒克和奥斯汀。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以及哈罗德。布鲁姆著的《影响的焦虑》。这三本书出版后都曾加印。如今,已经有一些相关专业的大学教授把这套书作为研究生的必读书目。

同济大学当代文化批评研究所教授张闳认为,新批评理论在当下虽然落伍,也不是中国文化批评界最迫切需要的资源,但是,如果要追求批评理论的完整性,还是很有必要了解。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