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水扁:回首民主来时路

 

在今年的元旦祝词中,曾提到将于近期内举办《全球新兴民主论坛》倡议大会,邀请欧、亚、非及中南美洲等新兴民主国家卸任的元首,针对各国所共同面对的民主困境与难题,进行经验的交流与意见的研讨,并希望能进一步促成《全球新兴民主论坛》的诞生,从新兴民主国家的角度,为全世界民主的发展与深化,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心力。

经过相关单位积极的筹划,这场倡议大会将于本月底在“台北国际会议中心”隆重登场,这不但是第三波新兴民主国家对于民主的实践一次重要的省思,也必能为台湾民主未来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启发。

台湾的近代民主运动发韧于1921年由林献堂先生所发起的“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和“台湾文化协会”的成立,之後有蒋渭水及蔡培火等民主运动前辈们所组织的“台湾民众党”、“台湾地方自治联盟”,以及于1932年有“台湾人唯一喉舌”之称的《台湾民报》的发行等等,台湾民主化的启蒙与进程可谓走在亚洲各国的前列,但这一切于1947年的2月28日全然改变了。

“2.28”事件的发生,不但是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一次对台湾人民最大规模的武力镇压与屠杀,更是对台湾民主发展最严重的箝制与扼杀。继“2.28”事件之後,接踵而来的是全面的“清乡”与“白色恐怖”,以及长达38年的“戒严”统治,期间更发生了“雷震案”、“高雄桥头事件”、以及“美丽岛事件”等一连串的政治冤案,彻底剥夺台湾人民做为自己主人的权利,而“2.28”事件则是整个苦难历史的开端。

依据保守估计,于“2.28”事件期间遭受杀害的人数至少有18,000余人,受波及的范围涵盖全台各地,尤以基隆、嘉义及高雄等地最为惨烈。死难者更无分本省、外省及原住民,且下自学生、贩夫走卒,上至地方仕绅、社会贤达,无一幸免于难。当年遭到残害的台籍菁英,包括:台大教授林茂生、台湾本土金融家陈炘、省立宜兰医院院长郭章垣、高等法院推事吴鸿麒、新竹地检署检察官王育霖、《台湾新生报》总经理阮朝日、编辑吴金炼、《人民导报》社长宋斐如、艺术家陈澄波,作家吕赫若、朱点人、律师李瑞峰、李瑞汉,以及各级参议员或地方领袖,例如:王添灯、张七郎、黄朝生、林连宗、杨元丁等等,都在“2.28”事件及后来的“绥靖”与“清乡”中丧生或失踪。

事实上,截至去年12月止,全国各地因“2.28”事件死亡、失踪及受损害者共提出2,756件补偿金的申请案,其中共有2,264件成立,受领补偿人数,包括受难者本人暨家属共有9,420人,审定的补偿金额高达71亿6,834万元。但由于许多的因素,提出补偿申请的人数却只占当年死伤人数的一小部分,足见“2.28”事件对台湾社会所造成的伤痕是多么的深重,甚至对许多受难者及家属依然是心中永远难以抚平的痛楚。

“2.28”事件绝对不是一个偶发的事件,而是之后长达半个世纪党国体制威权统治的序曲。“2.28”事件更不是如同近来部分政党人士所描述的,是单纯的“官逼民反”或因文化及语言隔阂所引发的警民冲突,“2.28”事件在本质上是对民主全面的否定,以及对人权的彻底的戕害。

1987年2月28日,“2.28”事件40周年,台湾人民第一次能够以公开的方式举行相关的纪念活动,就在当天晚上的《二二八和平日演讲会》本人正式宣布加入“民主进步党”,之后担任台北市长时,将台北市新公园更名为“二二八和平公园”、成立“二二八纪念馆”,并率先将每年2月28日订为“和平纪念日”,之后行政院才接着跟进并订为国定假日。2000年任总统之后,除了持续办理补偿金与赔偿金的发放外,并对“2.28”的受难者予以平反及恢复名誉、将相关的官方档案,包括所谓“2.28”事件元凶之一的陈仪的机密档案,予以解密、整理及陆续的出版,于今年2月28日更将为国家级的“二二八国家纪念馆”举行揭碑仪式。

20年来,政府对“2.28”事件的处理,虽然做了很多,但对所有的受难者及家属,个人始终感到有许多的缺憾。因为历史真相始终无法大白、事件元凶的责任从未被追究、而公义迄今也仍未完全的获得伸张。当台湾从威权转型成民主,对于过去统治者对人权所犯下的罪行与暴行,我们可以选择宽恕,但过去历史的真相与教训绝对不容许遭到遗忘或受到扭曲。历史的真相一定要大白,施暴者与加害者责任的归属也必须彻底的厘清。若我们不愿承认曾经有施暴者与加害者,等于我们也否认了有受难者与受害者的存在。如果我们说“2.28”事件只是单纯的“官逼民反”或“警民冲突”,那许多在绿岛监禁长达10年、20年的政治犯与良心犯,他们的牺牲与苦难不就等于完全没有了意义。

今年是“2.28”事件60周年,许多民间团体,甚至各政党也开始着手筹划各项的纪念活动,让更多的民众了解“2.28”事件绝对是一件好事,但如果把相关的活动,扭曲成蓝绿政治的角力,甚至希望藉此增添更多的政治光环,将使“2.28”失去一切它所代表的意义。

我们纪念“2.28”事件,除了表达对所有受难者及其家属的志哀,更象征着我们对台湾主体意识、民主与人权普世价值,以及社会公平正义的信念与坚持。

  蓬莱美岛真可爱,祖先基业在,
  田园阮开树阮栽,劳苦代过代。
  着理解,着理解,

  阮是开拓者,不是戆奴才。
  台湾全岛快自治,
  公事阮掌才应该。

这首《台湾自治歌》是民主前辈蔡培火先生于1923年“治警事件”后入狱所作的,道尽了100多年以来台湾人民的心声。如果我们不能做自己的主人,不能掌握自己未来的命运与前途,结果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任人宰制。不论是1895年的“割让”或是1945年的“光复”,台湾人民的意愿从来不曾受到尊重,正因为如此,台湾人民面对的是无止尽的迫害与苦难。今天我们重新省思“2.28”事件的历史教训,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做自己主人”的信念与意志,唯有将决定台湾国家未来前途与命运的权利,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过去的悲剧才不会一再地重演,台湾人民才能真正地告别悲情与伤痛,积极迎向快乐与希望。

做自己的主人,每一个人都做自己的主人,就达成民主具体的实践。

过去很多人都把“2.28”事件诠释为族群冲突或是省籍矛盾,但事件本质上是民主的问题。依据相关的学术研究,于“白色恐怖”期间,外省籍的受难者达到总数的40%,远比当时外省人占总人口比率的15%还高出许多。换句话说,只要敢对威权体制提出挑战,一律都受到无情的镇压与迫害,《自由中国》的“雷震案”就是最鲜明的例子。

同样的,今天两岸的问题也绝非是族群或是意识型态的问题,而是在于制度及民主的选择。历史的事实证明,一个非民主的政体必然是残酷的,其统治的基础都是建立在武力、恐怖及威吓之上,唯有崇尚民主的政府才可能是爱好和平与尊重人权的政府。只要中国始终拒绝民主化,始终坚持一党专政,始终不放弃武力犯台的野心,中国对台湾的打压,就如同“2.28”事件对台湾人民的迫害是一致的,绝对是不分族群、省籍与蓝、绿党派。

“2.28”事件迄今将近一甲子,除了要记取历史的教训,坚持台湾主体意识的路线,以及捍卫得来不易的民主成就外,更重要的是必须诚实的面对“转型正义”所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

对于过去党国体制威权统治时期所遗留下来的问题,诸如军队的国家化、党化教育的解构、政党退出校园、党政军退出媒体、以及文官体系的中立等等,自2000年政党轮替以来,已逐步的落实与贯彻,这是台湾民主的重大成就,但不可讳言,仍有许多未尽之处,例如“不当党产”的问题始终无法获得解决,以致于主其事者能有恃无恐地加速脱产与贱卖。又例如对于过去威权统治者侵犯人权责任的归属始终未予以追究及厘清,如何在“2.28”事件元凶与“世界的伟人、民族的救星”之间,重新建立一个适当且合理的历史定位与评价,这些“转型正义”的课题,绝对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失,都必须透过全民的智慧与努力,才能让台湾真正走出威权体制的遗绪与阴影。

2004年2月28日,“手护台湾大联盟”所发起的《族群大团结、牵手护台湾》运动,有超过百万的民众,从南到北坚定地走出来,大家手牵手,团结在一起,这是过去20年来台湾人民能够公开纪念“2.28”,最令人震撼与感动的一刻。今年适逢“2.28”事件60周年,我们更要延续2004年“坚定站出来”与“牵手大团结”的精神,可以考虑透过定点或游行的方式重返“2.28”历史的现场,以具体的行动再次表达我们对所有死难同胞永恒的追思,或是号召全国的寺庙能于当天下午2点28分一起鸣钟击鼓,为全国民众祈福,让我们用最虔诚的心意与最坚决的行动,誓言“2.28”历史的悲剧绝不容再次发生,并祈求公义、和平、和解与宽恕能早日实现。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