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下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发表了以《以创新的精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为题的讲话。胡锦涛在讲话中,把互联网的社会功能提高到一个以前从所未有的高度,认为互联网能否真正成新平台新空间,“关系到国家文化信息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这个讲话一出来,在海内海外立即引起广泛注意。但这个讲话到底重心何在,是将放松管制的信号,还是严管的升级,对此,国外和国内分别作出了截然不同的解读。
一、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对互联网监控将进一步升级的信号。
海外重要的反对派媒体“大纪元”在以《胡锦涛要求”净化”网络 信息控制升级》发表的社论中援引路透社星期三报导的话说,胡锦涛强调对互联网内容进行净化管理,对中国的互联网要”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虽然胡锦涛没有提及言论审查,但其真实用意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欲加强控制网主的言论自由。”该社论认为:”作为第四媒体,与报纸、广播和电视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互联网没有’总编’,然而,胡锦涛的讲话显示,中国政府则想在互联网上充当 ‘总编’的角色,过滤和屏蔽网主获取和传播信息。”
二、另一种观点认为,这是放松管制的信号。
胡锦涛的这个讲话公开后,知名异议媒体[天网人权事务中心]立即予以全文转载。该网站负责人黄琦说:这个讲话是一个对放松管制而言是个积极信号,与以往中共对待互联网的态度有很大不同,通篇没有提到要打压不同政见。还要怎么样呢?人家能做到这一步,就很不错了。黄琦先生认为,要设身处地地替胡锦涛们想想,要理解处于那个位置的人的苦衷,对体制内出现的一些积极信号,要给予理解和鼓励,这样更有利于拓展空间。
三、国内网主出现四种不同解读。不用说,胡锦涛的讲话发表后,新华网照例置顶。在严格过滤过的回帖中,我们能看到四种声音:
1、无保留地支持,喝彩。这种帖子不用说就可以想到是最多的,这是刻意过滤后的歪曲事实的结果。本人尝试在在新华社上跟了一帖,内容是:”我们复习一下马克思的观点:’追究思想的法律不是国家为它的公民颁布的法律,而是一个党派用来对付另一个党派的法律。追究倾向的法律取消了公民在法律面前的平等。这是制造分裂的法律,不是促进统一的法律,而一切制造分裂的法律都是反动的;这不是法律,而是特权。’(《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马克思)马克思认为,扼杀思想和言论自由的作法是反国家行为。”,但没有出现在跟帖中,就是证据。
必须指出的是,这种粉饰太平、严重扭曲反馈意见的作法,最终必定更加严重扭曲最后的决策。
2、认为胡的讲话,主旨在于疏导。尽管被歪曲,但看来新华社的网管对于疏导论的帖子还是不无认同的。因此,这样的帖子出现不少:
网主[儒雅骑士]在回帖中说:”总书记’治网’如大禹治水,注重疏导;不同于某些人,试图堵截、打压。”
网主[九思之为民众坚持]认为:”让持各种观点的人都能发表自己的看法才是基本原则!”
网主[踏入社会]说:”美国总统蔽最怕记者!称之为淘粪者。有专门揭短的媒体,人,党,国才能谦虚谨慎!才能及时知错改良。人,党,国才会健康发展!美欧的先进,即与此有关。我国盛行的谀风,吹风,跟风,造成的巨大伤害是深重的。”
网主[飘飘飘]认为:”我国盛行的谀风,吹风,跟风,造成的巨大伤害是深重的。”网友鹅湖居士:”是该治治那些歪曲历史、胡编乱造、妖言惑众、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网特了 。”
网主[随时关注]也认为:”支持~~!!!网络就是要让大家说实话!不能只让人说好听的话而不让说坏的或难听的话。 “
网主[快过年了]:”适当的宽松是应该的,我也不主张一管就死。但是,对那些带有明显敌对、不良倾向的政治性言论,确有甄别的必要。”
网主[actrightnow]说:”中国的网络如果规范好那就不论对国家, 对世界都是一个贡献.当然,要给予一定自由度,只要合乎法规.试想,博客已经达到两千多万,每一个博客其实就是一个个人媒体,都是一个窗口,思想交流的平台.”
3、鼓励和支持严加管理。即使是在新华网上,这样的帖子也极为稀少:
网主[江镇人]认为:”总书记的讲话非常好,互联网确实该管一管了。但问题的关键是要落实下去,不是说一个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么?再好的指示不落实,等于没有讲。目前看,网上确实比较乱,好像没有什么章法,想发布就发布,想讲什么就讲什么,一些经济部门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监管不力、准入不严;一些网站过于追求”眼球效应”,赚点击率,对新闻、跟帖不加甄别,抢发、乱发。导致网上不良信息、不健康内容经常出现,既扰乱了社会秩序,也污染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久而久之,让人无所适从。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健全领导体制、规范运行机制,建立职责明确的管理部门来抓,任何事,指望多个部门齐抓共管是难以奏效的。依我看,目前网上舆论管理这一块是薄弱的,既无手段,恐怕部门力量也不行。”明确支持共产党和政府在管制互联网方面进一步扩张权力。
4、还有一部分网友则回避政治性话题,把注意力集中到社会问题层面:
网主[楚天落日]认为:”不准老弹干扰广告;不准色网靠挂;不准设立病毒陷阱。”
另一位则认为,管制互联网”首先清理、规范———恶意网站!——–流氓软件!打击追纠—–病毒来源!”
笔者认为,对同一篇讲话,之所以出现上述截然不同的解读,其原因固然与胡锦涛讲话的用语模糊,以及与解读者所持观点和看问题角度大有关系,但也是中国共产党反人类文明而动,对互联网严加管制的一贯政策造成的。胡锦涛上台后,就互联网方面来说,持续打压网络异见人士,国际国内因此普遍认为,现在对互联网的管制远甚于江泽民主政时期,有了这个前提,对于反对胡锦涛的舆论控制政策的人们而言,其对胡锦涛的舆论政策,自然会持一种不信任的态度。对于希望严管的共产党内的某些人士而言,将这个讲话解读为严管的继续或加强,也是很自然的。
笔者认为,单纯从文本来说,这个讲话应当解读为以疏导为主,对严管互联网以维护国家安全确实没有作为一个重点,然而,胡锦涛一贯作风是说的不做,做的不说,所以,到底是放松还是进一步收紧,不能光看他怎么说,得看下一步怎么做。如果对力虹等人从轻判处,可视为放松,如果像郑贻春那样从重,则可视为收紧。同时,我们还要把眼光看远一点,即使目前胡锦涛作出某些放松的姿态,也很可能与北京奥运有关,只是策略,并不一定就代表以后会持续放松。毕竟,共产党既未声称放弃一党专权,也未批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其为了维护一党专政特权不择手段的特性并未有彻底改变的迹象,而且,胡锦涛权力不是来之于民选,是党将他抬举到现在这个地位的,离开了党,便可能失去一切,因此,他即使个人意愿希望稍有放松,但为了党的利益随时对互联网祭起屠刀,是毫不奇怪的。
──《观察》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