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进入2007年,中国就发生了两件大事,几乎海内外传媒人士和铺天盖地的网民无一遗漏地给予了积极关注。这两件大事,一是在中国新闻体制怪胎下艰难生存的《中国贸易报》山西记者站工作人员兰成长采访黑煤矿被黑矿主暴力打死,兰成长之死揭开了中国新闻怪胎体制的盖子,只见中国新闻体制物欲横流,政府和黑恶势力一同打击记者,致记者于死地。兰成长之死被称为2007年的”孙志刚事件”;二就是著名作家、戏剧艺术研究学者章诒和的新书《伶人往事》等书被新闻出版总署列为禁书,引起公共知识分子和广大读者的强烈抗议,遂演变成为2007年的”冰点事件”.由于公众通过网络和各种渠道为受害的兰成长呼吁新闻体制改革,呼吁出台《新闻法》和《出版法》,力挺章诒和等作家,两次事件已经使新闻出版总署成为众矢之的。
目前,新一批退休高级官员、文人学者站出来,声援章诒和,声讨新闻出版总署查禁行为的行列,如新华社前副社长李普、剧作家沙叶新等,他们对章诒和挺身抗争表达敬意同时,强烈要求当局要依法保障公民的出版权利,呼吁新闻出版等部门确立公开、依法、符合公共利益的制度规范。告诫新闻出版总署不要再与胡锦涛强调”以人为本、和谐社会”针锋相对,不要再与浩浩荡荡的世界民主潮流背道而驰。
章诒和的新书《伶人往事》被禁,由于是来自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亲口传达的禁令,于是酿成新一轮的”冰点事件”,原因就是该总署”行政乱来”、”瞎指挥”.好书被禁,当然性质严重,但记者被打死,人命关天,性质就更严重了。
《中国贸易报》新闻工作人员兰成长之死,责任是谁?这是个公众话题,因为兰成长仅仅因为没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记者证,就惨遭打死。现在我们已经很清楚这个思路,兰成长之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新闻总署滥用”行政许可权”,垄断了中国所有新闻单位的记者证制作权、核发权,致使所有新闻从业人员因为没有领到新闻总署的记者证而成为”假记者”,成为”过街人人喊打的老鼠”,”终日惶惶不安”.换句话说,兰成长之死,新闻总署也是”主犯之一”,行政乱许可,导致真记者成为”假记者”,真记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而真记者和假记者”殊路同归”;行政不作为,又导致所谓有总署记者证的假记者饱食终日,而无总署记者证的真记者冲锋陷阵,无固定工资,无劳动保障,出力多,收益少,最后还有生命危险。
兰成长被打死之后,没见新闻出版总署的龙新民、邬书林、柳斌杰这帮鸟人洒一滴”鳄鱼的眼泪”,也不见他们张口说一句慰问的人话。只见那兰成长的妻子和女儿成为孤儿寡母,她们面对人间惨剧降临在她们头上,除了眼泪洒给上帝之外,还能做什么呢?不但新闻总署的官员成为”缩头乌龟”之外,还有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记者协会)的那一帮孙子,也同样表现”出众”,什么邵华泽、田聪明之流,都是一丘之貉,这个关键时候,不但人话不会说了,也不会干人事了。更可恨的是,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主办的《中国贸易报》,其社长、总编辑也”鸦雀无声”,2007年2月3日《南方都市报》记者谭人玮报道,兰成长家属抱怨说,事发后一直就没看见过报社的人上门慰问。此前的2007年1月23日,中国贸易报社在该报新闻网上只是声称”目前,中国贸易报社正在协同相关部门做好事件的善后工作,并将尽最大努力维护新闻工作者的人身安全及合法权益,同时本报还将一如既往地履行新闻监督的责任和权力”,不知是真是假?我看中国贸易报的诚信度有问题?比如更加令人难以理解的是该社这样声明:兰成长是1月4日才试聘的新闻线索收集人员,没有采访权。而2006年12月27日,兰已经领取了该报的工作证,上面清楚地写着职务是”专题中心主任”.真不知这个中国贸易报社还将如何继续”无赖”下去,请记住该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静安西街2号楼,社长杨晓东,总编范培康,这些人继续麻木下午就是继续对失去性命的兰成长全家人的再伤害。
至于兰成长冒险之举,被一些媒体称为”亮一下记者证,就可以得到1000块钱”,但至今还是没见当事人自己公开完整的说法。大同市针对兰成长的身份一再强调说明也让他们愤怒。家属强烈要求官方和报社给兰成长正名。到底真相如何,由于山西地方的推委,官方却没有更加清楚的说明,2007年1月30日,美国《纽约时报》驻上海分社记者HOWARD W. FRENCH在报道中提到,在当地警察报告中,跟兰成长一道去采访的同事常汉文表示兰成长曾承诺只要在煤矿拿出采访证就至少可以拿到1000元人民币。但在纽约时报记者的电话采访中,这位同事强烈否定有此事:”我不知道这是怎样来的,当我在网站上看到这个,我真的疯了。”这位外国记者提到:一片混乱,缺乏真正的证据,许多记者似乎已经得出兰成长是一个骗子的结论。而反过来,这种匆忙的判断似乎反映他们认同自己的职业的阴沉状况(纽约时报:记者之死——聚焦中国新闻媒体的腐败)。
再看中国贸易报新闻部主任高文文的说法:”自从记者站专项整顿后,我们就不允许其从事广告经营,更没有给记者站规定过创收任务。”那么这里问题就出来了了,既然兰成长是该社人员,工资是多少呢?有没有职业保险呢?每天的具体工作呢?为什么不回答这些问题呢?
幸好兰成长不至于冤死,2007年1月23日,山西大同市公安局在新闻通报会上披露,案发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公安部部长周永康、公安部副部长白景富相继作出重要批示,要求迅速查明情况并尽快报告结果,现在已经有9凶犯被捕,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惩罚。截至1月24日,这些犯罪嫌疑人抓捕情况如下:截止1月23日,主要嫌疑人、黑矿主侯振润,及嫌疑人郑文平、武强、马利、李燕兵、盛飞、郑贵被抓获。1月24日,嫌疑人高波、李志宏被抓;另一主要嫌疑人康全明是侯振润司机,在逃。不过,这些被捕者之中却没有这一个名字——《法制日报》记者孟润利。在《南方都市报》记者谭人玮的报道中有这样的记载:2007年1月10日下午,当侯振润接到常汉文他们的电话之后,立即就给了他电话咨询。接到咨询电话的”孟二”告诉了侯振润,先查验来人的记者证。随即侯带上武强、郑文平、马利等7人,分乘宝马和丰田佳美轿车前往水沟村。路上他对武强说,”如果是真记者,就好好招待给点钱,如果是假记者就收拾他。”据《中国经济时报》王克勤等记者的报道,”孟二”真名孟润利,是《法制日报》山西记者站工作人员。大同的一位记者说,这个打着《法制日报》大旗的”孟二”是到大同”捞世界”最早的一批”新闻害虫”之一,到矿上多了跟老板们成了朋友。老板们碰上记者,什么样的是”真记者”,什么样的是”假记者”,什么级别的记者该送多少钱,他会给一个评估。
所以说,追究致兰成长之死的法律责任来,无论直接,还是间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龙新民、邬书林,《法制日报》的孟润利,《中国贸易报》社长杨晓东和总编范培康等人都逃脱不了干系了,这些人也应该和主要嫌疑人、黑矿主侯振润,及其打手郑文平、武强、马利、李燕兵、盛飞、郑贵、高波、李志宏、康全明一起站在法庭被告席上接受法律公正的审判,否则,被打死的兰成长将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孙志刚之死,最终导致了臭名昭著的《收容遣送条例》被废止,他的牺牲是惨重的,但获得了结果改变了无数个人的命运,他不愧是”国家的烈士”.这一次,如果惨死的兰成长,能够带来一部中国《新闻法》的出世,那么也将解救无数个在中国新闻体制乱相下艰难生存的新闻从业人员,中国的新闻事业就会告别专制和黑暗,将会走向光明的新生。
但愿兰成长没有白死,他悲壮的死将记录在中国新闻史上,为后世所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