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杰:使公义如江河滔滔

 

《开放》杂志二十年了,与西方那些源远流长的政论杂志相比,它还只是小荷初露尖尖角;而在各领风骚三五天的香港新闻界,却已经是一个不得了的奇迹了。

《开放》诞生於一九八七年。经过十七年前那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大屠杀。天安门血流成河,独裁者把酒言欢.原本与大陆藕断丝连的香港民众,此时此刻才对北国事务有了切肤之痛,所谓血浓於水也。香港的反共怒潮,如惊涛拍岸、乱石穿空、卷起千堆雪。一群有良知的新闻人拍案而起,六四之后《解放》改名《开放》。

那时我还是一名外省的少年人。血雨腥风之中,註定了我「天安门之子」的命运.自坦克驰骋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十七年的时间如同白驹过隙,一晃而过.其间,苏联东欧的如柏林墙般坚固绵延的共产主义制度,如多米诺骨牌般轰然崩塌,历史学家福山乐观地宣称「历史已经终结」。而中共当局在四面楚歌之下,不得不学习智利独裁者皮诺切特「政治独裁、经济自由」的政策,在毛泽东时代杀气腾腾的大棒之外,又加上了邓小平笑里藏刀的胡萝蔔.

及至邓小平逃避审判、魂归地府,以江泽民为象徵的优孟时代登场了。在谎言与金钱的夹缝中,在杀戮与恐吓的压力下,中国大陆万马齐喑,死水无微澜。江泽民比勃列日涅夫还要勃列日涅夫,一个小丑主演的闹剧,却强行以正剧的名义上演。紧接着便是呆若木鸡的胡锦涛,一个被阉割的小毛泽东,虽然做着「大国崛起」的美梦,却再无老毛当年「一唱雄鸡天下白」的霸王之气。先富起来的中国人或醉生梦死,或藏金海外;依旧贫困的中国人或作牛作马,或铤而走险.乱相已现,危机重重。囊中鼓鼓的中共政权,虽早已臭名昭着、道义全失,却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中国大陆的民主化,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因此,《开放》杂志尚任重而道远.自由的实现,非守株待兔、一夜变天,乃是水滴石穿、锲而不舍。言论不昌,民智不启,仍然会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景象。职是之故,《开放》杂志充分利用香港新闻自由的环境,成为两岸三地及海外华人心目中的一块不可多得的言论阵地。平心而论,它是我所知的汉语世界中最优秀的一本政论杂志.

二十年的光阴,两百四十期的杂志,民生疾苦,国事家事,编者之心,冷暖自知。我与《开放》结缘,已有七年之久,在《开放》发表的文字多达五六十篇,并先后在《开放》出版了《拒绝谎言》和《天安门之子》两本文集。每次经过香港,《开放》杂志那间狭小的办公室都是我必去拜访的地方。

让我们共同祈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那一天,《开放》便可以在中国大陆出版发行;那一天,《开放》的读者将有千百万之众。我们共同为那一天的早日到来而努力。

首发开放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