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风书屋是杭州一家标志性的人文书店。它很少卖杂志,不过新改版的两期《江南》却在该店卖出了95册,其中今年第一期40本《江南》两三个星期就售完了,等到书店要添货,却发现杂志社也没货了。
这样的火爆,即使是口碑最佳的《收获》杂志,也难以望其项背。据称《收获》杂志现在还有每期数万册的发行量,但在杭州,它卖得很一般,一般一个书报亭能卖二三本,而《江南》,杭州的书报亭好的能卖到十几册。
《江南》正在创造浙江乃至国内文学杂志的奇迹。
在这个纯文学越来越势弱的时代,居然有一本纯文学杂志在短短几个月内,发行量从原来的不到两千册飙升到如今的近两万册,听起来很不可思议。这本杂志叫《江南》,今年1月开始彻底改版,双月出版,如今刚刚发行两期。
【读者】
广州的老板打来电话
我要买500本过刊
最近,《江南》编辑部一片喜悦景象。好消息不断从四面八方传来。“一个广州的企业家偶尔看到了今年第一期《江南》,说好久没看到这么好看的杂志了,打电话来要买500本过刊送给员工看,说以后要给每名员工订一本。”“美国旧金山的朋友发来电子邮件,说在那边也能买到《江南》,据说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进了20多本杂志在国外销售。”“瑞士、加拿大都有人看到了《江南》。”喜讯一个接一个,去年10月始上任的主编袁敏乐开了花:“国外的数量不大,但关键是你看到了杂志的影响力。”
【作家】
陈建功在中国作协会上表扬
《江南》贴近社会反映热点
浙江省作协副主席王旭烽则带来了作家方面的反响。刚刚在上海召开的中国作协全委会上,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对来自全国的作家说:“《江南》改版后,反响很好。它贴近社会反映热点……”他的这一表扬,绝对是对《江南》最好的推广,当时全国不少知名作家都在。
主编袁敏说:“以后找这些名作家约稿就好多了。”
这不,下一期杂志上,她就约到了王安忆的稿子,不过不是小说,而是王安忆整理的母亲茹志鹃在1958年大跃进时期的日记,这可是从未面世过的。还有广州的作家张欣,《江南》编辑部给她寄了两本杂志后,她说:“只听说《江南》办得不错,一看果然,刚刚一个稿子给了《收获》,下一个一定给《江南》。”而听说下期杂志准备推出“新乡土文学”专题,莫言、贾平凹、迟子建、曹文轩等人马上应邀写来自己对乡土文学的看法,让袁敏感动不已。
【同行】
《萌芽》杂志总编赵长天说
了不起的《江南》在创造奇迹
地方性纯文学刊物如《北京文学》《上海文学》等,发行量基本上只有3000册左右,《江南》杂志却从此前的不到2000册,达到了现在的17000册(含赠阅),这让同行感到惊讶。《萌芽》杂志总编赵长天特地给袁敏打来电话说,他觉得《江南》很了不起,创造了奇迹。而一些报刊亭、书店甚至超市,看到了《江南》的好势头,也纷纷要求代卖杂志。不过,杭州文化商城有摊主要代销杂志,袁敏拒绝了;武汉、郑州等地要求多发过去几百本杂志,袁敏也拒绝了。她说,要再观察观察《江南》的市场走势,要暂时让市场处于饥饿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