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记者黄琨报导/华裔作家张戎和夫婿《毛泽东:不为人知的故事》中文版
原定于今年五月上市,但最近突传夭折变故,原定出版该书简、繁体中文版的
远流出版公司董事长王荣文日前宣布放弃出版。
《毛泽东:不为人知的故事》(Mao: The Unknown Story)英文版一出版,就冲
上了欧美畅销排行榜,并翻译成包括法文、德文、俄文及日文等多国的文字版
本,甚至连美国布什总统都表示读过,还在德国新总理默克尔到访时谈论这本
书。但这本书中的许多观点也引起巨大争议,欧美不少历史学家、汉学家如耶
鲁大学历史学教授史景迁等人也纷纷撰文,指出其中不少论据的基础脆弱。在
中文世界中,更是肯定与否定双方争辩激烈。
该书中文版迟迟未上市。多维获知,该书由作者之一的张戎本人亲自翻译成中
文,系交由台湾远流出版社担任全球繁体字及简体字中文版的出版发行。据
悉,张戎针对华人读者的背景,进行部分内容的修改。据远流董事长王荣文介
绍:“因为对于中国人有很多的背景是不须要解释的,对西方世界可能要写得
比较罗嗦一点,因为他可能不知道中国近代史的背景,但对中国人可能不须要
写得这么明白,所以这里面有一些增减,她自己亲自做这件工作。”他还说:
“所有语文版本里面,中文对她而言是最重要的版本。”远流当时表示,预定
新书的发行量是繁体及简体字版各印2万册。
该书的中文版最开始说是2005年年底出书,后来推迟到今年四月,后来又说是
五月,坊间便传出各种揣测。
据知悉内情人士向多维披露,中文版这次夭折,主要原因还不在对毛泽东的评
价和论据,而在于该书对其他一些人士的断言引起巨大的争议,尤其是该书断
言蒋介石总统的爱将胡宗南将军是中共“红色卧底间谍”(Red sleeper),不
仅学界表示根据不足,胡宗南的儿子胡为真(现任台湾驻新加坡代表)更提出
抗议。随后,黄埔军校七分校全体在台校友也撰文抗议,认为“引述谬误,荒
谬至极,扭曲事实,有恶意诬蔑、诽谤、侮辱国家忠良之嫌,损害胡宗南上将
一生对国家忠诚、忠贞、牺牲奉献的功勋名节”。
他们先后与张戎和远流董事长王荣文交涉,要求张戎修订甚至删去该书中有关
胡宗南的第29章,否则将以“诽谤罪”起诉索赔。经多次协商,张戎坚持不肯
删除。由于交涉未果,胡为真向有关部门申请了禁制令:如该书涉及胡宗南将
军的章节未予全面修订,则不得出版,如果在其它地方出版,也不得进台湾,
否则将没收并罚以巨款。
对该书所涉及的胡宗南等人的评价,台湾《中国时报》记者傅建中、大陆学者
章立凡等人都曾在报道和文章中涉及,表示难以首肯张戎的结论。他们的质疑
遭到张戎之弟张朴的尖锐反驳。这些质疑和反驳,多维都做了全面报道。
上个月黄埔军校七分校在台校友代表前往远流,经两个半小时的抗议并举证陈
述。远流公司人员形容这么多将军出现景象是“满天星星,相当壮观”。遇到
巨大压力的王荣文董事长答应,远流公司请对中共党史有研究的中央研究院院
士陈永发教授,为张戎的书中文版作序,此争议请陈永发教授研究后处理。
多维获悉,中共党史专家、中研院院士、中研院近代史所所长陈永发称,他已
完成中文版序言的初稿,根据他的研究,“没有足够证据”显示胡宗南是中国
共产党的间谍,“张戎要这么质疑,必须要举证。”他还表示,战争胜败原因
很复杂,胡宗南被共军打败,也可能是因为刚愎自用或错误判断,“不能把战
争胜败都说是特务的问题”。
远流公司董事长王荣文19日深夜证实,经过多方折冲,编辑者与写作者对于
《毛》一书当中争议部分如何朝着“中立叙述”的方向修改,仍未达成共识。
远流公司因此决定放弃出版。王荣文强调,远流采取审慎的编辑态度,期盼书
中的引为依据的证据能有更高的强度。
王荣文说,远流放弃出版的原因,是张戎的作品中,没有直接证据足以说服
他;而他作为编辑者,也必须有编辑的立场。
据中天电视报道,出版者与写作者在协商的过程中,曾经提出多种可能性。王
荣文解释,在“中立叙述”的原则下,张戎也展现高度诚意,例如在几个争议
性较强的字句(“胡宗南有可能是红色代理人”)之后加添“这并非定论”;
在书中附上远流公司网址,刊载胡氏家人见解。双方也有意仿效不久前德国推
出心理学家荣格传记之后引起争议的先例,在书后另附荣格后人的见解。但经
将近半年协调,却没有找到都能接受的方案。
张戎本来预定在下月抵台打书,目前行程也可能终止。远流已经通知张戎及目
前正在美国的张戎经纪人锺芳玲这个决定。
《毛》一书在去年曾由台湾数家出版社抢标,后来由远流顺利出线。王荣文不
愿说明版税数额、印量等交易条件,但业内推估,版税应当在7万5到8万美
元之间。
王荣文对于“失去了一本畅销书”表示高度遗憾,说有“怅然若失的感觉”。
他说编辑者对于史料也应采取较高立场,他盼望对于该书的讨论,能够回归到
理性的学术内容。
张戎以及为她经纪该书的锺芳玲并未回覆采访的请求,但上周锺芳玲曾表示她
对此事“完全没有立场发言”。据了解,张戎比较强调的是远流是在我国名将
胡宗南后嗣及旧部压力下放弃该书,认为出版社提出修改建议,已经牵涉到删
改史实,不能接受。张戎表示,运用史料来撰写毛泽东这一个历史人物,秉持
的是一切所言皆有依据,用注解方式交代了她引用史料的来源。她对于已逝的
胡宗南个人、胡宗南后嗣并没有恶意,也没有任何仇恨。
中天电视报道,学界普遍认为,《毛》并非严肃的学术着作,当中的史料证据
谈不上完整可信。陈永发认为,言论可以公开,然后由各界自行判断与批评。
但他也说,张戎的作品当中“太快跳进结论,对毛泽东有先入为主之见”,证
据与结论之间关连不紧密,因此不能当成学术着作来看待。他认为《毛》可定
位一本“有学术根底的通俗着作”。
多维对张戎这本新书曾经刊登过不少报道和争论文章,涉及红军长征中“泸定
桥”真假、蒋介石是否为让苏联放回儿子而放红军一码、以及邵力子、张治中
等人是否中共间谍等等,对有关各方意见给予充分反映。去年年底,多维总编
辑何频在张戎来美国期间对之专访,提出了许多疑问请她解释。在多维博客中
双方交锋意见更是经久不息。
不少论者说:他们反对该书,并非为了维护毛泽东的声誉,更不是赞同甚至要
回到毛泽东路线,而是为了实事求是地恢复历史原貌,给历史人物以客观的公
正的历史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