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裕固族作家阿拉旦被除名“荣誉作家”

中新社甘肃新闻网4月30日电 甘肃裕固族女作家阿拉旦·淖尔被指抄袭事件近日在甘肃文坛炒得沸沸扬扬,4月27日,甘肃省文学院以“维护文学尊严”的名义,在甘肃文学网发布公告,将阿拉旦·淖尔从甘肃省文学院荣誉作家中除名。

  在第二届冰心散文奖、首届郭沫若散文随笔奖、甘肃省敦煌文艺一等奖等诸多光环的环绕中,阿拉旦·淖尔声名鹊起,出版散文集《萨日朗》,同名散文改编的电视专题片也正在拍摄中。今年3月,甘肃小说“八骏”之一的王新军在河西文学论坛上贴出一组题为《肃南皇城草原》共11篇散文以及《萨日朗》剧本,声明这些文章是2002年4月他和铁穆尔在肃南皇城草原的牧场上生活了半个多月,根据铁穆尔家人讲述的故事写成的散文《母性的草原》、《从冬窝子到夏牧场》、《草原上的经典爱情》等手稿。王新军称,当年8月,阿拉旦·淖尔找到他,说有导演对《萨日朗》有兴趣,请他代劳改编,后来两人以3万元的价格成交,他将自己写的那组肃南皇城草原的散文给阿拉旦·淖尔作参考。后来这些作品都被阿用原题或改换题目署名“阿拉旦·淖尔”发表于《美文》、《中华散文》等刊物上。

  4月12日,阿拉旦·淖尔就此发表声明回应。“2002年,我在《美文》杂志第4期上发表散文作品《萨日朗》,后被《中华散文》、《作品与争鸣》等杂志和选本转载,并先后获得中国作协的郭沫若散文奖、冰心散文奖等多项大奖。2002年12月,北京电影制片厂想将其改编成电影,导演田壮壮和我取得联系,我在签订合同后和当时的文友王新军联系,希望他给我提供一些新的素材。他陆续给我提供了10余篇素材稿,我也付给他1.6万元的报酬,这就是说,这些素材稿已被我买断,我有使用权。但遗憾的是,剧本完成后,却被北影厂否定了。后来我又把部分素材改写成数篇散文,收入《萨日朗》中。”

  4月27日,甘肃省文学院发布公告指出,“根据阿拉旦·淖尔本人关于王新军揭发她抄袭其作品的声明,认定阿拉旦·淖尔将购买的他人作品据为己有已是事实,这种行为不符合一个作家的身份,而且有损甘肃省文学院的声誉。为了维护文学的尊严,纯洁甘肃省文学院作家队伍,经征求甘肃省文学院荣誉作家评审专家意见,将阿拉旦·淖尔从甘肃省文学院荣誉作家中除名。”

  王新军:1970年出生于甘肃玉门黄闸湾乡。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1988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先后在《上海文学》、《人民文学》等国内30多家文学刊物(出版)发表长篇小说1部,中篇小说20部,短篇小说60余篇,及诗歌、散文百余万字。小说曾入选年度中、短篇小说选本。作品曾获第六届“上海长中篇小说优秀作品大奖”中篇小说奖,第四届敦煌文艺奖,首届“黄河文学奖”中、短篇小说一等奖,《绿洲》短篇小说奖,一、二届《飞天》散文征文奖等文学奖项。2004年被《读者》杂志和甘肃省文学院联合授予“甘肃省文学院荣誉作家”称号。阿拉旦·淖尔

  甘肃籍女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其散文作品被《新华文摘》、《读者》、《中华文学选刊》、《南方周末》、《作品与争鸣》等多家刊物转载,并入选年度散文排行榜及多种年选本,作品曾荣获第二届冰心散文奖、首届郭沫若散文随笔奖、甘肃省敦煌文艺一等奖、黄河文学奖等。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