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难属获补助是否是解决六四问题的理想模式?

 

【2006年5月3日狱委讯】自由亚洲电台申华采访报道/1989 年天安门事件死难者家属争取权益的组织“天安门母亲”的发言人丁子霖1号发表了一份有关六四死难者周国聪一案的声明。她认为周国聪家属获得政府的“困难补助”并不是解决六四难属诉求的理想模式。但是也有人认为,周国聪案所释放出的信息应该引起重视。周国聪是在1989年六四事件期间,在成都被警察从抗议示威现场带走后,被活活打死在公安局。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申华的采访报道。


郭飞雄接受自由亚洲电台专访

最近中国维权网站“天网”公布说,1989年六四期间被成都公安活活打死的、年仅15岁的周国聪的母亲唐德英已经获得四川地方政府七万元的“困难补助”,同时家人同意放弃今后就此事起诉的权利。

六四死难者家属组成的“天安门母亲”组织包括有一百多名在六四期间遇难的人士的家属。十多年来,他们勇敢地站出来要求重新评价六四事件,但是政府一直置之不理。丁子霖在声明中说,对周国聪母亲唐德英经过多年抗争、争取到一份困难补助表示欣慰。但她说,唐德英获得的款项是“困难补助”,并不是赔偿,特别是政府还要求唐德英签署不再起诉的保证,这说明政府并没有为六四事件认错。丁子霖在接受本台专访时特别强调了这点:

丁子霖还认为,周国聪家属作为六四死难者家属首次获得政府“困难补助”一事是具有标志性的。

正因为此,丁子霖认为,周国聪家属和四川地方政府达成的妥协并不是解决六四难属诉求的理想模式。

丁子霖在声明中还重申了“天安门母亲”们要求公正解决六四事件的三项诉求,就是公开调查,合理赔偿,并追究责任者的法律责任。

不过丁子霖说,他们尊重周国聪家人选择不同的方式为死者讨回公道。

旅居美国的中国法律专家叶宁分析说,中国政府在长期不对任何有关六四事件的诉求做出任何积极反应之后,现在对周国聪家属做出“困难补助”的决定,是希望以最小代价,换取对六四问题的解决。

叶宁也和丁子霖一样,不赞同其他六四难属套用“困难补助”的模式,他说,区区七万元人民币怎能补偿得了家属多年的痛苦。他还说,家属签署息诉保证这个代价太大。

正在美国访问的中国维权人士代表郭飞雄在接受自由亚洲电台专访时认为,周国聪家人获得政府困难补助一事所透露出来的信息值得重视。

但是,按照丁子霖的说法,“困难补助”并不说明政府承认六四事件中所犯的错误。郭飞雄认为,应该一步一步地来。

郭飞雄也认同丁子霖的声明中对唐德英和政府签署“立据保证息诉”表示遗憾的观点。不过,郭飞雄说,这个保证是可以推翻的。

郭飞雄明确表示,寻求政府对六四难属的赔偿是解决六四问题的第一步,最终目标应该是寻求正义,实现民族大和解。

记者试图联系周国聪的母亲唐德英进行采访。多年来一直帮助唐德英和政府交涉的四川维权网站“天网”主持人黄琦告诉本台说,唐德英一家现在拒绝接受任何媒体采访。不过,黄琦透露说,一向坚强无比的唐德英不会停止继续向政府讨回公道。

据黄琦介绍,唐德英一家现在经济非常困难。黄琦说,要声张正义,也要先吃饱肚子。他说,唐德英主动要求黄琦的“天网”公开政府给他们困难补助一事就表明,他们不会停止向政府各部门继续申诉。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