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关改革方向的争论如火如荼之际,中共高层高调宣布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前天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
北京有关学者指出,高层强调把工作重点放在建设新农村问题上有多种考虑。“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历来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难题,农村也是目前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中最贫困的一端。中国全国人大去年10月在一份报告中披露,目前中国约有被征地农民4000万人,其中一部分完全失去了土地,部分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特别是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转移改革争论焦点
另一方面,近来中国学界以及政界有关改革成败和方向的争论趋于激烈,争论的结果必将涉及是改革还是维护现有的政治体制,并可能迫使高层表态。而高层在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上历来十分谨慎,尤其不希望在当前社会矛盾重重的形势下去触碰敏感的政治改革神经。
因此,高层高调宣示今后的工作重点是建设新农村,既是为了缓解中国因贫富分化引发的潜在社会危机,同时也可转移有关改革争论的焦点,顺势搁置棘手的政治体制改革。
预计建设新农村将是今年三月举行的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年会(两会)的主要议题,而有关改革方向的争论将受到限制。
据《人民日报》昨天报道,胡锦涛前天在“省部级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强调,“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全党都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共高层不断强调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性。中共中央政治局今年春节前又以“集体学习”的形式研讨新农村建设问题。春节期间,胡锦涛和总理温家宝还分别到陕北和山东普通农民家里过年,官方媒体认为这是高层向外界展示他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定决心”。
在具体政策上,高层表示今后将把财政建设资金向农村倾斜;全面推进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严格控制建设占地;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保护农民工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