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零的落叶——东欧剧变过眼录

  19911225日,在西方人欢度圣诞的时刻,与西方“冷战”40余年的苏联度过了孤寂、寒冷的最后一天。当夜,克里姆林宫上的苏联国旗飘然而下,像一片火红的落叶。存在了近70年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彻底解体,从世界版图上消失。苏东剧变的最后一块多米诺骨牌沉重地倒下了。

  团结工会拉开巨变序幕

  肇始于1980年的波兰团结工会运动拉开了苏***变的序幕。

  70年代,是波兰战后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盖莱克政府踌躇满志地推行闻名于世“高速度、高积累、高消费”的所谓“三高政策”,大量引进外资,大上建设项目,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波兰一派欣欣向荣。然而,欲速不达。在表面繁荣的背后,70年代末,政府各种补贴达到财政预算的40%,外债高达260亿美元。

  进入80年代,政府不得不采取冻结工资和部分商品提价的措施以避免危机,长期习惯于计划价格的波兰人毫无心理准备。当政府在19807月宣布“议价商店”肉类价格提高40-60%的时候,群众的不满引发了全国性的罢*工,团结工会诞生于罢*工的浪潮中。

  从诞生之日起团结工会就是一个政治组织。19819月,团结工会提出了团结工会接管政权,建立自治共和国的明确政治目标。12月,团结工会决定发动全国总罢工并建立武装工人卫队。1213日,波兰政府宣布进入战时状态和军事管制,军管带来了暂时稳定,但矛盾并没有解决,埋下了更大危机的种子。

  1988年,波兰政府进行第二阶段的改革,决定大幅度地提高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遭到工人的普遍反对,再次爆发了大规模的罢工。

  美英等国政府利用波兰的债务危机一再向波兰政府施加压力,迫使其恢复团结工会的合法地位。对团结工会及领导人的各种援助和各种奖励也接踵而来。关键时刻,戈尔巴乔夫宣布放弃“有限主权论”,尊重东欧国家的自决权。1989122日波兰团结工会领导人瓦文萨(右)宣布,团结工会接受政府举行双方会谈的邀请。这位前格旦斯克造船厂的电工推倒了东欧巨变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内外交困之下,波兰政府被迫同意无条件与反对派举行圆桌会议。198926-45日,波兰政府同反对派达成了一揽子方案,政府同意团结工会重新登记后合法化;同意吸收建设性反对派参政;进行非对抗性的议会选举;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实行总统制与两院制,总统由国民大会选举产生。

  19896月,波兰议会和参议院分别举行选举。团结工会大获全胜,在议会460席位中占161席,在参议院100席中占99席。1989719日,议会以超过有效票半数1票的微弱多数选举雅鲁泽尔斯基为波兰总统。824日,团结工会顾问、反对派的核心人物马佐维耶茨基出任政府总理。

  19891219日,波兰人民共和国改名为波兰共和国;红底戴王冠的白鹰恢复为波兰的国徽。波兰正式走上了政治上奉行西方式的议会民主,经济上实行以私有化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

  匈牙利十月惊变

  195610月匈牙利事件震惊世界,受到各种牵连的家庭达几十万。33年后的10月,匈牙利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告终,全国所有公共建筑物上的象征共产主义的红星被拆除。

  1956年匈牙利事件一直是埋藏在匈牙利人心底一个症结。在苏联实行“有限主权论”的历史条件下,对此人们只能讳莫如深。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放弃了干预东欧事务的政策,使翻案成为可能。1989年前后,要求重新评价1956年事件的呼声日高。新任政治局委员波日高伊主持的历史委员会认为,1956年事件是一场“民族起义”,将其定性为反革命案件是“站不住脚的”。1989128日,波日高伊未经中央同意,擅自在广播中宣布了历史委员会的上述报告。党内上层发生分裂,反对派则深受鼓舞。616日,25万人参加了纳吉重新安葬典礼,葬礼变成了政治剧变的动员大会。

  西方国家则竭尽全力促其速变。利用债务施加压力、许诺各种优惠条件诱其就范,从美国总统到德国总理的各西方国家政要穿梭奔走于东欧各国。

  柏林墙的修建与推倒代表着冷战的起始,前东德人一度认为翻过伯林墙就能得到自由。

  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终于顶不住强大的压力和诱惑。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1989613日坐下来同9个反对派组织和7个社会团体、运动三方代表开始举行圆桌会议和政治协商谈判。经过3个月的谈判,社工党作出同意放弃在宪法中规定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工人阶级的领导作用。

  社工党一步步地走向了分裂。1989106-10日,社会主义工人党提前召开党的非常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将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改名为匈牙利社会党的决议,党就此分裂。

  19901月,竞选在匈牙利全国展开。最大的反对党民主论坛获胜,在议会中获得164席,占席位总数42.75%523日,民主论坛与独立小农党和基督教民主党组成联合政府。新政府上台后匈牙利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柏林墙倒塌

  1989年,在左邻右舍剧变的推动下下,东西方冷战的产物和象征柏林墙轰然倒塌,民主德国40余年的社会主义制度划上了句号。

  1989106日,戈尔巴乔夫在民主德国建国40周年庆典上讲话:“民主德国也像任何别的国家一样,有它自己的发展问题,需要加以思考和解决。”他告诫民德领导人不要误了“革新的最后一节火车”,“迟到者将会受到生活的惩罚”。

  游行示威的浪潮在民德国内蔓延开来。107日,民主德国第一个反对党民主德国社会民主党成立。当晚,柏林数千人与警察发生了冲突。109日,在民德第二大城市莱比锡爆发了7万人参加的示威游行。口号从“改革”、“旅游自由”、“新闻自由”发展为要求反对派组织合法化,实行多党制,自由选举等。

  在短短的几个月中,德国统一社会党有近80万党员退党。1019日埃里希.昂纳克提出辞职,埃贡.克伦茨当选为总书记。117日,民主德国政府宣布总辞职;8日,中央政治局宣布总辞职。

  119日,民主德国部长会议决定,对私人旅游不附加任何条件;公民可提出迁就国外的申请;移居国外的民主德国公民可经由民主德国同联邦德国和西柏林的所有过境站离境。柏林墙已经实际开放了。

  121日,人民议院九届十三次会议通过修改宪法第一条的提案,从宪法中删去了民主德国受“工人阶级和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内容。127日,民主德国16个党派和政治组织举行民主德国历史上第一次圆桌会议。经过激烈争论,决定于19905月举行人民议院大选。1212日,象征着“大柏林”的勃兰登堡门打开了。柏林墙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1968820日,75万苏军一夜之间占领捷克斯洛伐克。人民用各种方式表达他们的愤怒。

  1990318日,德国联盟在民主德国人民议院选举中获胜。新上任的总理德梅齐埃与联邦德国总理科尔在首次会晤中,就确定了两德建立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的日期。927日,两德统一条约正式生效。103日,两德正式统一。

  东欧多米诺骨牌

  继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之后,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也如洪水决堤般,相继发生了剧变。各国发生剧变的起因虽然有所不同,但基本模式都是相似的,即反对派发动进攻执政党分裂圆桌会议共产党下台,只有南斯拉夫是以国家分裂,战争爆发为结局。

  捷克斯洛伐克剧变的起因是围绕1968年“布拉格之春”的平反问题。坚持不为“布拉格之春”平反的捷共领导陷入国内外孤立的境地。

  1028日,捷克斯洛伐克国庆日。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先后发生的政治剧变让捷克斯洛伐克的反对派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几万人参加的示威游行提出了反对捷共,要求更换政府的口号。

  11月,反对派活动更加频繁,布拉格的示威游行发展到有几十万人参加。1119日,由10余个反对派组织联合而成的“公民论坛”宣布成立,发起人之一是哈维尔。

  在复杂的形势下,捷共发生了分裂。捷共中央书记处成员莫霍里塔带头上街游行。11月下旬,以雅克什为首的捷共领导班子全体辞职,原中央主席团委员乌尔班内克出任总书记。新班子同意坐下5与以哈维尔为首的“公民论坛”会谈。1129日,捷克斯洛伐克联邦议会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取消了捷共在社会和国家中领导地位的条款,修改了捷共领导民族阵线和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精神对人民进行教育的条款。

  19891222日,捷各党派和政治力量举行“圆桌会议”,一致同意分别提名“公民论坛”哈维尔和前捷共领导人杜布切克为总统和联邦议会主席候选人。1228日,杜布切克当选联邦议会主席。1229日,联邦议会选举哈维尔为共和国总统。捷共完全丧失了在国家的领导地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议会主席都由非捷共人士担任

  骨牌倒向保加利亚。它的剧变始于党内的分裂。19891110日,保加利亚共产党中央扩大全会的会议议程突然改为人事变动,日夫科夫的总书记和政治局委员职务被解除。

  日夫科夫的突然下台,使保加利亚的反对派空前活跃起来。127日,10个较大的反对派组织成立民主力量联盟,成为与保共公开对立的政治力量,目标是“推动国家的民主化进程”,“促进实行多党制”。反对派几次举行十万人以上的大游行,并威胁组织全国大罢工。

  在内外压力下,1990130-22日,保加利亚共产党第十四次特别代表大会对党中央领导机构进行了全面改组,并将党改组为社会党。

  19904月,议会通过《宪法修改法》,规定保加利亚的国名仍为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所有条款均要非意识形态化,实行政治多元化和经济市场化。

  1990610日和17日,保加利亚选出了由400名议员组成的大国民议会。社会党在选举中获得了胜利,在东欧剧变的第一轮冲击中保住了执政地位。但是,在199110月的第二次大选中还是被赶下了台,沦为在野党,财产也被没收

  罗马尼亚的剧变是东欧国家中最惨烈的。19891216日,罗马尼亚西部城市蒂米什瓦拉市市民与军警发生冲突,引发了全国性的危机。1222日,游行的群众占领了电台和电视台,救国阵线宣布成立。接着,军队同保安部队发生了激烈的冲突。22日,逃往外地的齐奥塞斯库夫妇被逮捕,25日被军事法庭以贪污和屠杀罪,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19905月的大选中,罗马尼亚救国阵线获胜,伊利埃斯库当选总统。此后,右翼几次发动进攻,均被救国阵线政府挫败。罗马尼亚救国阵线政府在政治上实行了多元化和三权分立的民主体制,经济实行了向私有化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的过渡。

  南斯拉夫在1990年分裂为五个独立的国家。从1991年起,克罗地亚的塞尔维亚和少数民族发生了武装冲突;1992年,波黑共和国爆发了塞尔维亚族和穆斯林族的战争。从此,前南的土地上战火连天,至今未息。

  19901月,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第14次紧急代表大会由于斯洛文尼亚共产主义者联盟代表退出会场而不欢而散。从19903-1991年底,前南斯拉夫的六个共和国先后进行了多党制选举。选举结果,塞尔维亚由塞尔维亚社会党获胜;克罗地亚由新成立的民主共同体获胜;斯洛文尼亚由民主反对派获胜;黑山共和国共盟获胜,后该党改名为社会主义者民主党;马其顿共和国由马其顿内部革命组织争取马其顿民族统一党联合执政;波黑共和国则陷入塞族与克族之间争夺权力的持久战。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原来足以与西方集团相抗衡的东欧社会主义阵营土崩瓦解,只剩下原来的“大家长”还在勉强维持。

  “老大哥”倒下了

  1991819号早上,俄罗斯电视台只是在反复播放芭蕾舞剧“天鹅湖”。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却悄然在苏联人中间传播开来:总统戈尔巴乔夫被推翻了!

  坦克开上莫斯科街头。市民表现得比较平静,照常上班,人们似乎倾向于接受了事实。但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决心让苏联彻底解体,他跳到议会大厦前的坦克上发表演讲,指责紧急状态委员会恢复苏联的政治铁幕统治。虽然戈尔巴乔夫从黑海休养地克里米亚返回莫斯科,称将于近日内重新完全行使他的总统职权。但22日上午,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宣布,紧急状态委员会的成员被拘留。

  苏联全国由此掀起了反共浪潮,联盟迅速走向解体:824日,苏联第二大共和国乌克兰宣布独立,给联盟以致命一击。到199112月,苏联原有的15个加盟共和国除俄罗斯外均宣布独立。1221日,俄罗斯联邦等11个独立国家首脑正式宣告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25日,戈尔巴乔夫把核按纽交给了叶利钦,他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同时辞去苏联武装力量最高统帅的职务。1938分,在克林姆林宫上空飘扬了近70年的苏联国旗在夜幕中缓缓降下。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