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影视文化界名人后裔状告影视剧组的事件层出不穷。霍元甲的后人刚刚发难,电视剧《张大千》又起风波。据悉,由于开播在即的电视剧《张大千》以“张大千和他的七个女人”为噱头,将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和爱国主义者塑造成一个整日浸泡在口红脂粉中的人物,严重地违反了历史事实。散布海内外的子孙们为了捍卫家族尊严,纷纷发表声明声讨制片方,并表示即将要采取法律手段来捍卫家族尊严。
近日,该剧的片花公开。记者目睹了这些所谓的“精彩镜头”,短短的不到半小时,讲述的都是错综复杂的爱恨情仇,甚至出现了张大千在画案上进行鱼水之欢情节。
拒绝造假学者遭殃
这部剧的首个受害人,是原编剧李永翘。
李永翘是四川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的研究员,数十年调查张大千的艺术与生平,深得张家后人信赖。作为电视剧《张大千》的唯一编剧,按照合同,李永翘在约定期限内写出了30集剧本,剧方却要求他将主要内容改为“张大千和他的七个女人”。李永翘认为这样改不能体现张大千的艺术人生,是“媚俗”之举,对方多次劝说无效后,要求李永翘退还稿费,并派出讨债人员上门讨债。目前双方已对簿公堂,审理正在进行。
原编剧李永翘离开后,剧组便找到了国内某著名剧作家接手剧本创作,按照他们要求将原剧改成了现在的面貌,并且未交付给张家后人过目即开始拍摄。
十位后人发表声明
令人意外的是,“授权”让剧组修改剧本的,竟是张大千的两位第三代后人——嫡孙张进先和外孙施磊。在去年11月份,他们公开发表声明说:“李永翘先生不懂电视剧艺术创作和编辑规律……没有写出祖父张大千的鲜明性格和形象,更没有如实地写出张大千轰轰烈烈富有传奇的一生……”、“经过我们家人同意、委托,克服重重困难,冲破各种阻力,由著名剧作家×××执笔重新完成了30集电视剧《张大千》剧本。我们认真读后,感到×××笔下的张大千就是人世间真实的鲜活的张大千。我们一致同意并认可沙叶新先生的剧本……”
此举引起了张家上下的公愤。张心庆对此勃然大怒,在谈及此事时,她说:“我的儿子施磊根本就没有见过自己的外公,也没有更深地了解外公的一切事情,他完全没有资格代表张家同意此剧的拍摄。把两个孙子作挡箭牌,这一点已经说明制片人的行为不正常。”张枭也一针见血地指出:“按我们张家惯例,在先父众多子女与侄子女等长辈均尚健在的情况下,让两个未经家族授权的孙辈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代表张氏家族发表有关大千先生的《声明》及讲话,是极为荒唐的,也是无效的!”
在两位孙子辈发表声明后,海内外的张氏后人群起而攻之,纷纷发表声明捍卫家族名声。张大千第二代后人的最长者、张大千的亲侄张心义在2005年12月22日发表声明,表示:“张进先、施磊无权代表张氏家族,家人没有一个人委托或授权他们作为张氏家族的‘代言人’。他们的一切言行只由他们自己负责,与我家族无关。”
张大千嫡孙张洪宁和嫡孙女张江宁则在2005年12月24日郑重声明:“父亲张心智及我们迄今为止,从未看见过李永翘先生以及后来沙叶新先生编写的《张大千》剧本,对剧组主创人员的变更经过也无从知晓。”
身居海外的长女张心瑞、次子张葆萝(心一)、五子张心澄在2006年1月25日联合发表声明,表示“如果剧中出现有悖事实,损害先父张大千先生形象、名誉的描写,我们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而张心庆则在2006年1月15日严正声明:“我至今也没有见到沙叶新先生编写的《张大千》电视剧本。专门拍摄先父张大千的电视剧剧本却根本就不给我们子女过目。”“现在的《张大千》电视剧里所涉及的张大千生前隐私,据我所知,并非事实,且故人(名人)的隐私权应受到法律保护。我作为张大千的女儿,敬请有关方面尊重我们的意见,不要骚扰父亲亡灵,更不要损害张大千对中华文化的奉献!”
至少要告“三宗罪”
日前,记者致电身在上海的张心庆。77岁高龄的老人家掩饰不住内心的愤慨:“该剧不写父亲的人格魅力和在绘画上取得的卓越成就,而用花边新闻来制造噱头赚取金钱,这十分无耻和卑鄙!”
她还表示即将要上书广电总局进行抗议,同时正在与兄弟姐妹们商量寻求法律诉讼。她认为在所有罪状中,最起码的有三条:第一,剧组侵犯了张大千的名誉权,将恪守传统道德的伟人贬成一个风流成性的痞子,同时对他的红颜知己李秋君、三夫人杨宛君与大师的情感进行胡编乱造,完全是污蔑诽谤,还添加了许多无中生有的情节,比方他与土匪的妹妹拜堂成亲,一天迎娶两位夫人等,影响极坏;第二,侵犯了家族的隐私权,其中突出地表现在他与二夫人黄凝素的离异,拿人家家庭内部的痛处来戏说,而且还违背历史事实,说黄凝素是因为“偷人”而离异,令人气愤;第三,侵犯了张大千的著作权,使用张大千的画作为他们电视剧海报的广告,并且通过裁剪、拼凑使之符合该剧“香艳、猎奇”的风格,以此营利,对大千先生的作品是一种污蔑与侵犯。
张心庆还呼吁所有的观众和读者们,要以清醒的眼光来看待这些“伟人演义”:“我父亲张大千不仅是张家的,而且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绝不允许任何人打着弘扬的招牌,玷污老人家的名誉。在时机成熟时,我们一定要向制片方提起上诉,维护父亲的庄严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