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伟时:冷眼眺望,悲愤忧思– 《冰点》复刊感怀

2 月16日听到《冰点》复刊的有关消息。悲愤,忧思,一言难尽﹗李大同、卢跃刚,不公正地受到撤职处分,让铁骨铮铮的两条汉子投闲置散,与其说是个人命运, 毋宁说是一些重要领域的改革正在胶纠缠的反映。 《冰点》复刊,昔日勃勃生机能否保存﹖这是最让她的读者、作者和世界各地的观察家牵肠挂肚的大事。 往事历历在目,多少着名报刊在换脑、阉割手术后奄奄一息﹗《冰点》恐怕难以摆脱重蹈覆辙的宿命。

近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在前进,中国理应涌现一批在世界舞台上有大作为的金融集团、报业集团、企业集团、一流 大学,一批可以同梅铎、索罗斯等一比高下的传媒、金融巨子……有多少中国人心怀壮志,却郁郁而终。原因无他,有数不尽的天条束缚住了手脚,让英雄气短,热 泪沾襟﹗

只有改革能够走出这个困境。而邓小平早在20年前(1986年6月28日)就说过﹕“我们所有的改革最后能不能成 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只搞经济体制,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会遇到人的障碍。”(《邓小平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4年北京) 政治改革滞后,正是中国当前各种弊端的总根源。为什么一个阅评组的意见就可以决定一家报刊、出版社和一篇文章或书籍的生死﹖这是明摆的远离法治的人治。 在一个法治国家这是绝对不容许的违法勾当。 复刊决定规定要在第一期刊登批判批判袁伟时的文章。对此我无任欢迎﹗条件是我必须能够正常使用我的公民权利,维护学术自由和学术尊严。任何正直和合格的学 者都不怕反驳,也不怕承认自己的错误。更重要的是这乃现代国家应有的制度,也是我国宪法明文保障的权利。 5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教会中国人一个简单的常识﹕世界上没有句句是真理的圣人﹗
任何人的主张和文章都可能有错,只有自由讨论的制度和民主决策的程序可以发现和减少错误。没有学术研究的自由,包括 发表成果的自由,就不可能有学术正常的发展。如果大权在握的官员承认这个常识,承认这是不容侵犯的制度,《冰点》风波无从发生。有人认为我或其它作者的文 章错了,写出文章来批判,也让别人反批判,是非愈辩愈明的同时,中国以自由和开放的形象屹立在世界,对国家利益有何损害﹖假如梦想成真,新的《冰点》有这 样的现代报刊应有的品格,全世界都应额手称庆,为中国报刊走出人治的困境欢呼﹗ 不过,更大的可能是依然在错误的轨道上滑行,让笔杆子写出颁行天下、骂倒骂臭的大字报来,绝对不准他人说半个不字。出现这样的情形,无非是为研究文革史的 学人撰写《文革遗风》新一章增添一批新材料。一切关心祖国命运的中国人,只能浩叹﹕中国,中国,您为何要再次受辱﹗ 寄语下令和奉命写作的人们﹕文字是无情的判官,它铁面无私记下写作者的品德和学养。千万不要忘记两件事﹕

第一,不要玷污自己的良知﹗“毋曲学阿世”,两千年前的先哲箴言应记取﹗自己的历史自己写,全世界的读者都在盯着您。

第二,请为中国的形象和前途多作考虑﹗

中国正处在改革和反改革的十字路口上,胡锦涛主席在去年的一次关于建设和谐社会的讲话中,把健全民主、法治作为建设 和谐社会的首要措施。温家宝总理把建设法治政府列为这届政府的目标。可是,习惯势力和为私利反对这些主张的势力所在皆有。您究竟是在为民主、法治呐喊,还 是为不肯退场的文化专制和人治……您不知道学术和言论自由是学术、文化发展的生命线吗﹖ 您不知道当前权钱交易肆无忌惮,没有独立的舆论监督,没有独立的司法体系,痼疾无法根治,黑暗将愈演愈烈吗﹖ 祖国分裂,是几代中国人心头的痛。如果不保障自由、民主、法治这些普世价值,是加深分裂还是促进统一﹖ “提高中国人的创新能力”等口号充斥耳际。要是神州大地除了趾高气扬的官员,举目皆是逆来顺受、忧谗畏讥、猥琐胆寒的顺民,何来随处勃发的“创新能力”﹖ 一个机构、一个人有超越法律的权力,随意宣判这篇文章“极端错误”,那个报刊要立即停刊,你们伤害的不仅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份报刊,而是在戕害中国发展的生 机﹗

袁伟时——广州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