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即将踏上美国白宫南草坪的红地毯,沸沸扬扬的赵岩案突然出
现转机,据赵岩案的代理律师莫少平3月17日说,对赵岩的起诉已经
取消,他将在几天之内获释。
赵岩被捕时是《纽约时报》北京办事处的新闻助理,他是因《纽约时
报》率先报道江泽民辞去中央军委主席的消息而被捕的。中共官方指
控赵岩泄漏了国家机密,但《纽约时报》否认赵岩是有关报道的消息
来源,赵岩本人也否认对他的指控。
赵岩案显然大冤案,但按照中共当局的惯例,类似赵岩这样的案件,
无论出于什么理由放人,大都要留一个判定有罪的小尾巴。因为撤销
指控意味着赵岩将无罪释放,也等于宣告中共当局从一开始就抓错
了。所以,赵岩案的结果仅仅是极为罕见的特例,显然与《纽约时
报》的显赫地位和美国政府格外重视高度相关。
作为朋友,我为赵岩和他的家人感到高兴,但愿赵岩马上结束牢狱之
灾,与家人团聚,接受朋友庆祝。我也为此案的代理律师莫少平高
兴。莫律师代理过许多敏感的人权案件,但在中国的制度下,无论律
师的辩护多么出色,大都只能是无功而返。而今天,莫律师终于可以
看到自己为之辩护的一个政治犯将被无罪释放了!
然而,作为生活在大陆的知识分子,无论如何,我也高兴不起来。赵
岩案的结果至多是人质外交的又一次出牌,是中共为营造党魁访美的
良好气氛而惯用的外交手段之一,而丝毫无助于大陆人权的实质性改
善。正如《冰点》复刊并不意味着言论打压有所松动一样。君不见,
《冰点》前脚复刊,《爱琴海网站》后脚被封。
恰恰相反,近年来大陆的人权状况持续恶化。就在赵岩即将获释的前
后,有更多的人因言获罪。2005年,就有师涛、郑贻春、许万平、张
林等异见人士,被以“煽动颠覆罪”判重刑;原《福州日报》采访部
副主任李长青被以“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名判刑三年,只因他
同情和支持反腐书记黄金高。2006年,山东邹城市教师任自元被以
“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刑十年;山东淄博市网络作家李健平被以“煽
动颠覆国家政权”起诉;《毕节日报》社记者李元龙被以“煽动颠覆
国家政权”逮捕;还有近期内失踪了一个月的胡佳、欧阳小戎等人。
“6.4”后,中共对西方的外交是金钱加人质,金钱外交能够奏效
的,人质外交就免了,而光用金钱不管用的,才会附加人质交易。最
初,中共的人质外交是为了缓解“6.4”后的巨大国际压力,是无奈
之下的偶然行为,比如放方励之去美国。后来,中共当局从中尝到甜
头,逐渐把人质交易作为党权外交的组成部分,捉放游戏也玩得日趋
娴熟和精巧。徐文立和魏京生的第一次被提前释放,与93年申奥有
关;王军涛于94年保外就医流放美国,与最惠国待遇、联合国人权大
会相连;魏京生第二次被保外就医、流放国外成为江泽民急欲访美的
筹码;王丹、刘念春保外就医流放美国,是对克林顿98年访华的酬
谢;进入新世纪以来的短短五年,就有大陆人士徐文立、王有才、方
觉、热娜亚等人,具有美籍身分的贝岭、李少民、高瞻等人,先后作
为中、美交易的人质筹码。
这样的人质外交既残忍又下流,永远是放一个、抓更多,大陆的监狱
中永远不缺与美国作交易的政治人质。而且,这种捉放游戏也是露骨
的“等级歧视”,其中,政治犯的西方国籍和国际知名度是区分不同
等级的两大要件。但由于抓的太多而放的太少,以至于,一些备受关
注的著名人质至今仍在狱中(比如,杨建立、杨子立等)。而那些知
名度低的人质,并不会因中、美关系的改善而受到善待。因为他们既
没有国际知名度,更没有美国身分,不要说还他们以公正,就是在狱
中身体状况持续恶化,也很难改变他们现在的命运,反正国际社会也
管不过来。
尽管,现在的中共在本质上仍然是反人权的独裁政权,但在大势所趋
和民心所向的压力下,也不得不装出一副“伪善”的脸来。中共寡头
们他们越来越具有平易近人的外表和温文尔雅的笑容,言谈举止之
间,颇有点开明务实的风度,也决不再讳言人权、法治和民主,甚至
还会承认中国的人权现状多有必须改善之处。所以,他们才会玩弄人
质外交,国内的民间维权才有一定回旋空间。在此局势下,中国人权
事业的成败,国际大势和西方大国的政治压力固然重要,但在根本上
还在于中国人自己的作为。以中国之大和人口之多,更以经济高增长
和金钱外交对西方政客和资本家的诱惑力,如果中共当局得不到来自
国内民间的足够压力,国际压力在中国内部就找不到有效的着力点,
其作用也就很难得到充分发挥,就是再有几个美国的压力绑在一起,
也无法真正推动大陆的人权进步。
反独裁、争人权的中国力量要想得到国际社会的足够支持,使国际压
力的作用不限于促成几个著名政治犯的释放,而是能够推动中国政治
制度的逐渐改变,民间维权运动就不仅要挺直道义脊梁、不畏风险,
更要肩负起责任伦理、尽量降低风险,既不妄自菲薄,也绝不能轻视
对手,力求维权运动每一次爆发都能带来官民之间的某种良性互动,
并取得看得见的成效,哪怕每次取得的仅仅是有限的成果。而只有不
畏风险的道义正确而没有实际效果的维权,无法使民间维权运动的逐
渐成熟起来,也无法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唯有实际成果的一点一
滴积累,才会为沉默的大多数提供示范,带动更多的人投身民间维
权;也才会让关心中国人权的国际力量看到中国内部的希望,使自由
世界施加给中共当局的政治压力,变得更为理直气壮且更有实效。
(2006年3月20日于北京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