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我和军涛、王丹的台湾之行,主要是参加《两岸知识分子论坛主
题研讨会》,由东吴大学政治学系和澄社联合主办。澄社是台湾的一
个以大学教授为主的知识分子社团,已有十几年历史。1989年由旅美
学者胡佛和黄默等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策划成立。首任社长是台大心
理系教授杨国枢,现任社长是东吴大学政治系教授黄秀端。这次讨论
会的主题是,《两岸民主化诊断》。会议计划开始于去年。除我们之
外,大陆知识分子秦晖、许志永和王怡也是被邀请的学者。但由于种
种原因,秦晖和许志永未能与会。来自大陆的学者,只有王怡到会。
参加这一会议的台湾学者有台大、政大、东吴大学、阳明大学、中山
大学、文化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央研究院的教授和研究员。
除了这场讨论会,我们还和澄社成员举行了座谈会。澄社希望通过建
设一个华人公共知识分子讨论空间,促进全球华人解决现代化和全球
化对华人世界的挑战。会上,我们的建议是在全球范围内召开系列华
人知识分子对话会议和讨论会议,就重大议题交换看法,争取形成共
识。
我们还在东吴大学国际演讲厅对东吴大学学生举行联合讲演会,讨论
大陆最近的维权运动。会上,发言者和提问者对大陆维权运动的战
略、历史渊源、现实基础、合法空间、政治效应和前景,做了多方面
探讨。
我们先后上了中央广播电台和华视的节目。中广主要对大陆广播,对
大陆的民运和维权如数家珍,令人印象深刻。
在台期间,见到很多老朋友新朋友。吾尔开希安排了一场聚会,在座
的有李庆平(原海基会副秘书长)、张作锦(联合报)等,还见到了
从大陆泅渡台湾的异议人士燕鹏,状态比预想的要好。后来我们也见
到了另一名在台的大陆异议人士陈荣利。颜钧还在金门,很遗憾没见
到。
原青年团结会会长赵弘章和海外民运人士接触较多,得知我们来台,
特地抽出时间作陪,安排和一些新老朋友见面,领我们逛书店。晚上
则约集了一批青年朋友叙谈,包括几位也当过青年团结会会长的和在
智库工作的。
在军涛来台前,导师黎安友特别写信给所有在台湾的哥大政治系毕业
生和访问学者。徐斯俭、萧美琴,还算是王军涛的师兄弟、师兄妹,
特别请我们吃晚饭,并请其他一些朋友解答我们关心的问题。
我们四人在龙应台家作客,在座的还有几位台湾的知识界人士,谈大
陆状况,谈两岸关系。龙应台并为王丹安排了一场在清华大学的讲
演。
我们在国民党党部会见了马英九(王丹和我每次去台湾都见到马英
九)。马英九介绍了他在两岸问题,大陆民主化问题以及台湾内部发
展问题的看法。马英九特别强调,他不会改变对于大陆民主化和
“6.4”问题的一贯立场。军涛还拜会了国民党副主席关中。王丹和
我最后在陆委会会见了主任吴钊燮(我每次去台湾都要拜访陆委
会)。交谈内容仍然是两岸关系与大陆民主化。
前新党立院招集人、政治学教授周阳山也计划宴请我们,但是因为日
程表冲突,军涛代表我们赴宴。胡佛教授,前陆委会主任,现国民党
立委苏起参加了晚宴。
这次,我和王丹专程拜访了台湾民主基金会,感谢民主基金会对《北
京之春》的支持,并希望民主基金会能进一步加强对大陆民主化的关
心与帮助。台湾民主基金会是在三年前仿效美国的国家民主基金会而
设立的,董事会包含产、官、学、政党代表及非政府组织人士,董事
席次一半以上由立法院席次高于百分之五之政党,依其席次比例分
配,现任董事长为立法院院长王金平(蓝营),现任执行长为外交部
次长高英茂(绿营)。
记得2003年那次访台,我和同道一起拜访了国民党、民进党、亲民
党、台联和新党,无非是强调台湾要关心和支持大陆民主化。我在五
个党的总部讲的是同一套话。我一直认为,支持大陆民主化是超越蓝
绿之争的,既符合人类普适价值,又是符合台湾根本利益的,是能够
得到台湾朝野的共同理解和支持的。在支持大陆民主化方面,台湾可
以也应该做得更多些更好些。
在台期间,我们除了开会见朋友,就是逛书店。台北的书店令人流连
忘返,身上的几个钱全花在买书上了。
回来后听到一些议论,有朋友对王丹在立法院的讲话提出批评。王丹
的这次讲话我不在场,但他的基本意思我是知道的,也是赞成的。我
也认为对于“终统”一事,中共方面不会做出什么激烈反应(倒是有
贾庆林代表中共宣布要与铁杆泛绿对话,胡锦涛问候绿色企业家张荣
发)。事实上,外电报道也都说北京反应克制。原因也正如王丹所
说,在目前既定的政治格局下,台湾独立实际上不可能,两岸关系不
会出现什么实质性的变化。
有网友写文章,说我在两岸问题上的观点是随着岛内蓝营掌权还是绿
营掌权而变化的。此话毫无根据。我还没有见到有谁比我在两岸问题
上观点更一以贯之的了。感兴趣的读者不妨读一读我过去18年来写的
几篇文章(见附录),如发现有前后矛盾,左右互搏,敬请指出。
【附录】
1、中国统一之我见(《中国之春》1988年4月号)
2、论统独问题(《北京之春》1997年10月号)
3、数人头胜过砍人头(《北京之春》2000年5月号)
4、和大陆朋友谈台独(《北京之春》2000年5 月号)
5、从台湾大选看台湾的困境(《北京之春》2004年5月号)
6、时间会站在谁一边(《北京之春》2005年4 月号)
(2006-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