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文学杂志新年比个性

       热热闹闹的全国图书定货会结束了,连续举办十几年的全国图书定货会,已成为人们观察本年度图书收成的风向标。出版田园的无序管理,良莠不齐的图书疯长,跟风出版、选题重复、粗制滥造、急功近利催生五光十色的出版泡沫,让人们眼花缭乱。因此,图书认品牌渐成人们读书消费的理性选择。
  
  与图书出版相比,杂志的品牌建立更显成熟。主管部门去粗取精地取缔一些杂志,适者生存的市场高淘汰率,办刊人必须以精心精品贴近和赢得读者,来保持品牌延续和杂志的生存。那么,新年伊始,作为国字第一号的、中国作协主办的《小说选刊》,作为代表首都文学形象的《北京文学》,作为传统文化底蕴丰厚的浙江省最后一本纯文学杂志《江南》,成为今年杂志变化最具个性的代表。

《小说选刊》:图文并重双重读本
  
  创刊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小说选刊》是国内最优秀、最名牌、最权威的小说月刊,以遴选各大文学刊物所发表的中短篇小说精品佳作为宗旨,其入选作品在大型文学评奖中的中奖率高达80%左右。2006年《小说选刊》全新改版成为业内关注的新闻事件。
  
  谈到今年的变化,新任主编杜卫东说:《小说选刊》今年第1期面市后,从收回的读者调查表统计看,其反响的热烈超出了我们的预料。百分之九十五的读者对第一期的内容反映良好,认为改版成功。“贴着地面行走,与时下生活同步”的编辑理念和“现实关照、人文情怀、独特视角、中国气派”的办刊宗旨得到高度认同。
  
  记者了解到,改版争议主要集中在封面上。读者对封面的认同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认为封面表现的故事令他们感动;而文学界批评的声音较为激烈,认为过于具象、过于纪实,缺少文学期刊封面惯有的含蓄和美感。
  
  杜卫东强调:我们的初衷是:从封面到内容,刊物应该是一个和谐有机的整体。封面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包装的层面,而应该成为办刊宗旨的形象化展示,应该承载一定的社会容量,与文字相得益彰,成为图文并行的“双重读本”。今年每期封面封四都蕴涵一个故事,在封面上也能给读者一种强烈的“阅读期待”。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