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手都有辛酸故事 专家支招投稿有四忌 律师提醒著作权侵犯可起诉 鲁迅王小波都曾“漂”过
|
||
日前鲁迅文学院召开“北京自由撰稿人生存现状”研讨会 调查发现年收入贫富差距大 据统计———
在北京,漂着这样一群人,他们没有固定收入,没有单位,靠卖文为生。这群人被称作“自由撰稿人”,又称作“写手”。近日,鲁迅文学院召开了一次名为“北京自由撰稿人生存现状”的研讨会。
据鲁迅文学院的统计,自由撰稿人在全国目前约有10万人,其中北京的自由撰稿人达6万人。他们的生活状况迥异,八成属于月光一族。
董胜说:“现在我就希望有一天,写本好书,封面署上我的名字。”
调查一
年收入贫富差距大
不到一成年收入7万到10万元为明星、企业家著书立传当枪手者
九成年收入3万到4万为影视剧写剧本或写纪实文学者,或为报纸杂志等媒体投稿者
不到半成年收入1万元以下纯文学和诗歌等的撰稿人,温饱都成问题,吃了上顿没下顿
调查二
挣钱方式决定境遇
不到一成为明星、企业家著书立传当枪手者
境遇:要靠关系和资历,必须和行里人很熟悉,才能信息灵通。只有多接活,多赚钱,这类写手才能买房买车,步入小康生活。
一成为影视剧写剧本或写纪实文学者
境遇:替书商攒书、为他人当枪手者得在圈内混到中级水平,别人才肯放心将活交给你。这类写手比较注意居住条件,会租舒适的楼房住,属于温饱生活。
八成为报纸杂志等媒体投稿者
境遇:这类写手每天写很多文章,向全国各地投稿。然后在家等汇款,但稿件命中率很低。也能租得起舒适的楼房住,属于温饱生活。
不到半成纯文学和诗歌等撰稿者
境遇:由于这类文学作品整体情况不景气,很多自由撰稿人纷纷转投其他,还在坚守这块阵地的人勉强度日。大多租住在偏远区域的简易楼或平房中。
调查三
漂在北京机会较多
七成北京文学气息浓,各种媒体发达,对稿件需求量很大
两成从北京向地方投稿,被编辑选用的几率很大
一成有更多向前辈学习、同行切磋的机会
各方说法
写手抄袭风太严重翟编辑某杂志社
现在我们不敢用陌生写手的稿子,关键原因是现在抄袭风太严重,怕给我们惹来麻烦。相对来说,我们更喜欢用比较熟悉的撰稿人的文章。
著作权受侵犯可诉讼王律师北京大地律师事务所
虽然自由撰稿人没有单位,但其著作权是受到国家法律保护的。如果发现自己的作品被刊登,刊登单位不付相应的酬劳,或者有拖欠等事情发生,可以去和其协商。协商不成,可以以著作权受侵犯为由,向当地法院提出诉讼申请。
考虑成立俱乐部胡院长鲁迅文学院
有人提出希望我们鲁院能成立撰稿人俱乐部,为会员提供交流与沟通的平台,我们将会认真考虑这一建议。
专家支招
投稿有四忌
廖编辑爱人杂志
一忌“地毯式轰炸”。盲目大量投稿伤神不说,而且命中率不高。
二忌孤注一掷。只认准一家投稿,不将投稿面适度放宽,命中率低。
三忌不看报刊就投稿。一定要了解所投报刊的稿件需求是哪些类型的,要学会站在编辑的立场看问题。
四忌急于求成。写作和投稿都是滚雪球,着急没有用,要有恒心和耐心。
名人也曾漂
鲁迅代表作:《呐喊》、《彷徨》
曾有人为鲁迅算了一笔账,在当自由撰稿人的九年间,稿费收入相当于今天的210万元,平均月收入相当于今天的2万元以上。在自由撰稿期间,鲁迅也曾向出版社追讨版税,最终以法律方式捍卫了自己的著作权,向北新书局追回自己应得版税,算是为后来的“爬格子”同行们树立了一个典范。
王小波代表作:《时代三部曲》
在当代文学名家中,王小波算是一名成功的自由撰稿人,也给了无数青年撰稿人巨大的信心。王小波是从美国留学回来以后,于1992年辞去中国人民大学的职务成为自由撰稿人的。王小波虽然过早地去世了,但他无愧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出现的自由撰稿人的优秀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