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挂受难勳章 别再谈受害道德

把受难当做勳章,把受害视为道德,是党外运动以来本土论述的主要诉求。从民主追求的立场来看,被压迫者绝对有其应有的权利要求平反,要求赔偿,要求真相。这样做,是建立转型正义的初阶步骤,也是完成历史解放的必要任务。将近三十年来的抗议与批判,民主 运动确实已为 台湾社会开创全新格局,并且也使党外运动成功达到政党轮替的目标。以和平演变方式取得政权的事实,不仅是台湾史上极其动人的成就;从东亚范围内反殖民反威权的历史来看,也是相当骄傲的纪录。

民进党执政六年来,似乎并不认为台湾社会已获得解放。由於两次总统选举都是以些微票数险胜,掌权基础还未稳固, 民进党陷於困境之际,总是习惯地回到受难与受害的历史情境,寻求本土论述的动力,以争取草根民众的支持与认同。这种政治策略的操作,在一定程度上诚然获得强烈的回应。毕竟受难式勳章与受害式道德,最能立即有效唤醒曾经有过的历史记忆,从而在最短时间换取草根民众的同情与支持。

政治目的达成同时,民进党对民主精神与社会文化已构成严重伤害。利用历史平反运动得到政权的民进党,似乎并未意识到本身在民主转型过程中已升格为全民政府。一个民主政府,除了必须照顾其治权下每一族群、性别、阶级的权益与意愿,还必须进一步尊重他们之间各具差异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传统.但是,站在权力最高点的民进党,却不断制造台湾社会还未解放的假象,持续燃烧历史悲情,并且努力不懈地 开发被压迫的情绪.

殖民时代与戒严时代的历史当然必须重新反省,但民进党所做的反省却只是为了巩固化、永久化本省族群的被压迫意识.这是 民进党政府把自己塑造成本土政权的重要策略。依循这种思路推演下去,历史上同样受到压迫的外省、原住民族群就全然受到抹消遗忘。更严重的是,本土政权似乎只是代表本省族群,特别是 台湾南部的福佬族群。一个世纪初的民主政府,竟只表现出世纪末的思考,已为丰饶的本土与开放的民主带来无可估算的损害。

在新世纪台湾,民进党的历史使命应该是为长期存在的族群紧张关系解除危机,而不是制造更大危机.从来没有一个民主政府是以文化自卑感来凝聚国家认同,更没有一个本土政权是以偏颇的族群意识来建立文化主体性。纵然是以些微票数胜选,民进党代表的是社会内部所有族群的共同利益。握有庞大权力的民进党必须承认,岛上的每一住民,无论其意识形态或政治立场为何,都是构成台湾文化主体不可分割的一分子。

今天民进党对於本土的定义,已完全悖离党外运动时期的理想精神。记得陈菊在七○年代答覆外国记者访问时,曾经如此诠释党外:「除了少数的国民党党员,台湾社会的每个住民都属於党外。」这种胸襟与气度,正是党外运动能够蓬勃开展的主要原因。如今,民进党开始演绎出一种思维逻辑:阿扁等於本土政权,挺扁就是支持本土政权。凡是不挺扁的,就被排除在本土的定义之外。党外运动能够汇聚 女性、农民、工人、原住民、外省族群的力量,就在於它有足够的智慧能力包容所有期待解放的不同成员.现阶段民进党掌权之后,反而与所有社会运动力量彻底切割,就在於它窄化、矮化了本土的意义.

弊案被揭发、法案未能通过时,动不动就指控这是「中国人打压 台湾人」,受到报纸电视批评时就毫不迟疑戴以「亲中媒体」的帽子。台湾的民主 体质有那么脆弱吗?勇敢的台湾人有那么怯懦吗?争取言论自由原就是民进党的主要建党精神,到今天竟然还不能以开放态度看待不同的思考。「台湾前途由台湾全体住民共同决定」,这也是 民进党建党以来的基本党纲.对於不同的言论,执政党只能以更民主的方式予以反驳或辩护,绝对不可使用族群对立的策略继续扭曲分化。

犹记得二○○○年阿扁当选总统时,公开宣称「台湾人民站起来了」。当他说出这样的语言,应该是指台湾社会已经走出历史的囚房,也是指受到威权束缚的台湾住民已经获得洗涤的空间 .绿色执政六年之后,站起来的台湾人民又开始产生前所未有的危机感。这种危机感不是来自海峡对岸的武力威胁,而是来自社会内部族群之间的紧张情绪.本土政权会发展到如此封闭的地步,令人无法理解。

可以预见的是,直到二○○八总统选举之前,民进党显然无心也无意解除这种族群危机.强化历史受害的记忆,窄化本土意义的内容,一方面是为了稀释阿扁弊案缠身的印象,一方面也是为巩固深绿选民的基本盘.然而,台湾历史并不是在二○○八就宣告终止,整个世界也不会因此而凝滞不变。 中国正在累积其经济与文化的生产力,北京奥运与上海博览会开始举办时,就可鲜明对照出台湾社会内耗的恶果。有着强烈自卑感的民进党,制造被压迫形象的本土政权,能够在全球 化浪潮席卷之际为台湾找到出路吗?阿扁政府使改革运动遭到空前的重挫,新的领导人如果不能提出新思维与新视野,在二○○八到来前提早出局,绝对不会让人感到意外。

11月27日《中国时报 / 時代論壇》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