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兰。德赛以《失落的继承》成为布克奖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女性得主后,她小说中描绘的喜马拉雅山区小镇噶伦堡也随之成为举世瞩目的所在。不幸的是,当地少有人感谢她将此地作为小说的背景,有些人在网络论坛里抱怨该书充满了“迂尊降贵的口吻”,而更极端的人则威胁要公开焚书。德赛的姑妈尤为愤怒,她告诉印度的Outlook杂志“自己从不跟人谈论自己的侄女或者那本书,更不会提她赢了什么奖。那本书里面有许多麻木不仁的东西。”追根问底,激怒噶伦堡人的原因就是小说对尼泊尔后裔的刻画,这部分人占了小镇人口的绝大多数。小说的故事围绕年轻女孩Sai和她的数学老师Gyan的恋情展开,而后者就是一位出身低微的尼泊尔裔印度人。小说的背景设置在上世纪80年代,当时尼泊尔人有过种族叛乱,德赛将之归因为“他们在一个本族人口占多数的地方却被当成少数民族对待”。许多人认为该书将尼泊尔后裔描绘成小偷小摸的人,非常愚蠢所以只能当劳工。还有人抱怨小说对当时的流血冲突只是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噶伦堡的一位社工说:“这本书对于噶伦堡以及这里发生的一切的看法十分肤浅,她的资料来源于一小群幻想破灭的人,所以整个小镇在她笔下显得很古怪。”
《失落的继承》并不是一部自传,但与德赛的生活轨迹非常相似。她曾在噶伦堡生活过,并在最近的访谈中承认小说与她自己的家族故事很“接近”。小说中有一位从剑桥大学退休的法官,德赛的祖父便是这样;小说中的大宅是德赛的姨妈的房子;德赛本人像小说中的少女Sai一样,在喜马拉雅山的小镇上读过教会学校。
批评者认为该书更像一部写实作品而不是小说。当地的一位律师说:“小说完全是一面之词,它表现了德赛对于噶伦堡的恐惧。主人公Sai明显是一种自我刻画,你能够感觉到她对这个阴暗、不祥的地点的疏离感,哪怕尼泊尔人的动乱只是极为短暂的插曲。”
德赛的出版商企鹅出版社则认为这些评论只是“一己之见”,出版社在印度的市场部经理Hemali Sodhi说:“我们将此书视为纯小说,那些评论对我们或德赛小姐来说都不是问题。”而德赛不仅没有畏惧噶伦堡的恶评,还打算重游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