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零出版机构:中华书局
「致敬词」
李零是这个时代最特立独行的知识分子之一,身处学院派而知识分子意识非常淡薄的人,大概只有他一个。身处学术界却又一直想摆脱学术的“束缚”,“我一直在逃,从专业学术的腹地逃向边缘,从边缘逃向它外面的世界。”他如是说。2005年,他“逃”出了一本《花间一壶酒》,自谓“用专业的态度研究业余”;今年,又“逃”出一本《兵以诈立》,李零研究孙子多年,《兵以诈立》在思想文化史的背景下讨论《孙子兵法》。李零凭借20余年积累的古文献和历史文化知识,在讲解《孙子》各篇时,插入大量的背景知识,涉及军事史、思想史、文化史、社会史诸多方面,令人目不暇接。而其清新、非学术的笔触则可以说是“用业余的态度研究专业”。
独立思想和丰富的学识,成就了《兵以诈立》别具一格的品质。有学者甚至不吝用“传世之作”来评价这本书,鉴于此,本报推荐其为2006年度人文社科书。
■专家评价
张鸣(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难得明白的《兵以诈立》
在我的记忆中,世界上这么多研究或者号称研究《孙子》的书,从枪战打到商战、政战和情战,只有这本,让你真切地感觉到了两个字:明白。可以说,这是同类著作中对孙子理解最深刻、最透彻的。
李零告诉我们,兵学其实也不是兵家的专利,老子、孔子、墨子和荀子,也都谈兵。反过来,作为兵学的著作,《孙子》中为大家耳熟能详的谋略部分,当作人生的一般哲理,也相当高明。李零的优势在于,他的古文字、古文献功底很扎实,研究《孙子》有很多年的时间。另外,他具有国际视野,对其他国家的学者研究《孙子》的情况很了解。
赵汀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李零对孙子的思想吃得比较透
《兵以诈立》对《孙子》的考证很丰富,更重要的是对孙子的思想吃得比较透。作者相关的考证,对古代社会的理解等等古文献功夫是一流的,这是李零的专业。另外,作者的思想深度尤其让人看重。很多讲《孙子兵法》,甚至《老子》、《论语》的书,尤其是这些年出了不少想迎合商界需要或者大众阅读需要而简单化的通俗读物,说《孙子》对人际关系和商业有用,都停留在文献说明的层次上,然后偶尔说一点思想,相对来说都比较肤浅。这些书与《兵以诈立》属于两类书,完全不能放在一起相比。
除了严谨的考证和对孙子思想的透彻理解之外,李零的写作、研究和分析方式也是比较新的,把很多现代学术新的分析技巧都运用进去了,这也是《兵以诈立》的独特之处。
■人文社科书提名
《如彗星划过夜空》
作者:林达
版本:三联书店2006年3月版
本书首先通过1787年美国费城制宪会议前后的一系列故事,梳理美国宪政民主从源头、发展到相对成熟和付诸实践的基本过程。
《人文寻求录》
作者:林同奇
版本:新星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本书所涉及的几位美国学者哲人都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中,从各自的研究视角出发,对这些问题和关切做出自己的回答。
《哲学要义》
作者:叶秀山
版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年10月版
本书以论带史,以史显论,将西方哲学和千年历程融合在对哲学理论和论述中娓娓道来,深富哲学的内在张力。
《心与物游》
作者:王铭铭
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版
书名“心与物游”本是作者从《文心雕龙》“神与物游”变化而来,却容人品出一丝庄子“逍遥游”的味道来。
《黑暗时代的人们》
作者:(美)阿伦特
版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版
同为黑暗时代的人,阿伦特把她所敬佩的“黑暗时代的人们”的言行记录下来,可谓惺惺相惜。
《以赛亚·伯林的遗产》
作者:(美)里拉德沃金
版本:新星出版社2006年5月版
1998年,纽约人文研究院主办了一个纪念伯林逝世周年的会议,事后,会议组织者将会议论文及讨论编辑成书,于是就有了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