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是台湾乱源之一,在去年的倒扁运动中更加得到证明,而在北高选举中,他们对选情的民调更是洋相百出。这几个月来,财团法人新闻公害防治基金会发布的观察报告,《中国时报》刊出的乌龙新闻都名列榜首,引起《中国时报》的不满自不在话下。其实,有些新闻称之为“乌龙”还是说轻了,因为乌龙是不小心出错,而有些新闻是编造出来的,或者被指出后还蓄意不改。这就中国共产党把媒体作为党的“宣传工具”而肆意混淆是非﹑颠倒黑白有甚么不同?因此爆发民进党主席游锡?抵制《中国时报》的事件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在这情况下,台北“乌龙”最少的《自由时报》也成了《中国时报》的箭靶。连一些批评《中国时报》的名嘴也没有例外,新防会被指为“乌龙评鑑”。对“统派媒体”这个称呼更是火冒三丈。然而只要观察这一年多来《中国时报》的表现,它早已不是当年《中国时报》最联合“的﹑相对比较自由主义的报章,尤其是参与了中国国民党党产”三中“的收购以后,因为与国民党成了利益共同体而失去舆论监督的作用,而且扮演了共产党党报主导舆论来引导政治斗争的角色。例如在红军”倒扁“中,让施明德象刊登免费广告那样刊出他的号召信件;还由当时担任副总主笔杨渡撰写煽动暴乱的文章,说只有暴乱才可以使美国插手,逼总统下台。然而以他大统派的观点,恐怕还是迎接中国插手才真,因为中国早声明只要台湾发生动乱,它就有理由出兵。在NCC因为它的政党色彩而丧失监督媒体的功能时,民间组织的监督就非常的必要了。
更严重的问题还在《中国时报》批判“台湾优先”的《自由时报》与亲绿媒体人的时候,中国那边也有动作。1月2号的香港中共喉舌《大公报》发表“台”独派“报纸脱离民意”的署名文章,点名《自由时报》现在已经沦为政党斗争的工具,已经脱离台湾的主流民意,离民众渐行渐远!“然而这篇文章也承认说:《自由时报》发行量超过传统亲国民党的两大报纸《联合报》与《中国时报》实属不易”,却又说它脱离台湾的主流民意,这种自相矛盾的说词,表明他们的思维已经乱了套。
中国对台湾媒体的“战争”还不止此。因为行政院新闻局最近宣布开放港澳中资媒体来台驻点。这是想让中国那些“喉舌”色彩比较淡薄的媒体来台湾驻点,看看他们的表现是否会比中央级的喉舌好一些,这一方面是试验性质,也是善意的表现。然而好心不得好报,香港一家中资报章《商报》1月6日也发表署名文章,指责台湾的新闻自由是假面具,因为没有恢复新华社与《人民日报》在台驻点。它还居然大言不惭的说,该“两大媒体记者赴台驻点採访以来,对台湾社会、政经、风土人情等方面作了公正、客观、翔实的报道,受到两岸同胞的讚许,增进了大陆人民对台湾现状的了解”。
由一言堂的中共来教训的台湾的新闻自由,可谓贼喊捉贼。如果中共中央的喉舌能够对台湾有“公正﹑客观﹑翔实”的报导,莫非那些中国记者已经从“共特”变为“台谍”了﹖
而中国与台湾“中国城”的媒体同时向台湾本土媒体与台湾的新闻自由发难,这种“不谋而合”令人深思。